“你有种子?你懂种三七?”
“不懂。”
“不懂说什么废话。李氏一族那边,有没有探听清楚,那李小寒的千亩地,是准备杜仲和三七合种的。”
“是的。那李家人嘴严实,可惜他们育种什么的,瞒不了周边人。”
“成,那我们家的山地,也种杜仲。”
好像一股风暗地里在定城刮开了,除了不能动的粮食,大家全跟风种上了大蒜、白蜡、杜仲等药材,全不考虑会不会产能过剩。
幸亏现在也没有产等过剩的问题,只有产能不足的问题。
定王营帐内,定王正在处理公务,卫兵来报,“王爷,中军郑老将军来了。”
“快快请进来。”定王连忙放下笔站了起来。
郑老将军是先帝时期的老将军了,一路跟随先帝建功立国,是朝中数一数二的值得敬重的大将。先帝驾崩之前,遗旨已经说明中军由郑老将军统领,支援辽东。果然在郑老将军过来之后,两军合力,一边小反攻练习一边两军整合,如今夺回辽东指日可待。
这等既忠心又有能力的老将军,定王是十分敬重的,因此亲自迎上前去。
不过,郑老将军是十分守礼之人,入了营帐,首先便是给定王敬礼。
“臣,见过王爷。”
“免礼免礼,郑老将军快快请起。”定王连忙伸手想要扶住郑老将军。
却不料,郑老将军这礼行得十分扎实,壮年之力的定王一个没料到,被郑老将军巧劲移了力,结结实实的行了大礼。
定王心中顿生不妙之感,“不知郑老将军因何事找本王呢?”
“王爷,大魏军人本为一家,如今更是一同应战西鞑北州,只王爷麾下伤兵有酒精有大蒜素有止血粉,中军伤兵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等死,望王爷一同对待我军战士,莫失了军心啊。”
啊。就说没有好事,果然是真的,抢东西来了。
定王心中咆哮。
自己穷得叮当响,承安的文书报告里面写得清清楚楚,这酒精大蒜素止血粉,那都是紧巴巴一点一点省着用的。如今中军竟然来薅羊毛。
不成,不成,绝不成。想个法子才行!
第161章
“郑叔啊, 我心里苦啊……”
郑老将军比先帝略小,当年先帝未登基之时,定王等统统称呼郑老将军为郑叔。只是, 如今定王已经是一地藩王, 常年征战、虎背熊腰的一条汉子, 却叫起当年小儿称呼,双手一抹脸, 诉起苦来。
总之,主旨就是,自从太子大哥过世之后,先帝便觉得对太子大哥百般亏欠,他十分理解老父亲,但是边境之地, 连年征战, 医药军备消耗甚多。他坐在这个位置之上, 既要全了对先帝的一片父子之情, 又要尽护卫民众之责,没办法只能自食其力。
又痛哭先帝过世之后, 自己是如何的悲痛欲绝, 但是先帝有留下遗旨, 他就是丢了这条命, 也要保住龙门关。如今新帝上位, 自己作为叔叔, 更不应该麻烦侄子, 只是责任重于山, 自己是时常吃也吃不饱睡也睡不好啊。
反正,就是哭穷, 哭苦,哭自己的各种不容易。
郑老将军没有想到,自己行的那一个大礼这么快的便回到了自己身上,大家都很能屈能伸。
怎么的,他身为一个臣子,是能说先帝当时是想要压制定王扶持太孙上位,还是能说新帝对藩王的防备,他都不能说。
“其实,郑老将军看我军中有酒精、大蒜素、止血粉,其实你不懂我的苦啊。药再有用,那都是受伤之后无奈之举。我看中军只腰刀便分长刀、短刀、钩镰刀、偃月刀,护盾亦有手牌、挨牌、燕尾牌、藤牌,更有四角枪队、箭形枪队、龙刀枪队,而我军中,唯有肉身已搏,我如何能夺军中战士保命用药。望郑老将军体谅啊。”
中军作为护卫皇城的最大一支军队,直属帝王统领,装备自然是最齐全最好的。此次,先帝有遗旨,又面临紧要关头,太孙上位自不敢改先帝之旨意,因此中军整备之后,装备确实是闪耀各级战士的眼。
当然,其实定王军队也很不错,因着一直对战西鞑骑兵,定王军队装备的确单一了一点,但是其实是最适合骑兵作战的军备。尤其长期与西鞑作战,定王军队更有一股悍勇之气,这一点,是大部分在国内打打小波动乱、守卫平静无事的皇庭的中军所不具备的。
只是,这一点,无论如何郑老将军都不能说出来的。即使他现在统领中军,但也时刻不敢忘记,中军统领永远是帝王,他只是一时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