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嬴政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其实很简单, 他只是从始至终都这么想, 从来没变过罢了。
秦王政六年时, 蒙骜攻打魏国,夺下酸枣等地, 目的就是截断南北,让他们无法合兵。
如今秦王政八年,他还是这个目的,只不过天下人都被蒙骜迷惑了。
这也不管别人,实在是蒙骜攻下中牟的速度太快,快得让人以为, 他是想趁庞煖不在一举攻下邯郸呢。
谁能想到秦国愣是初心不改, 连近在咫尺的邯郸都无法吸引他们, 一心只想着阻止合纵。
赵魏齐三国后知后觉, 尤其是赵国到此时才明白,原来真如赵王所说, 秦国的确是以攻打邯郸为诱饵, 是一个故意放出去迷惑人的迷阵, 只不过秦国的目标不是庞煖和他带领的赵国大军, 而是整个大河流域。
秦国的十万大军可不是好惹的, 他们拿下莘县三城后, 又将附近犁了一遍, 小一点的城镇都被他们打下来了, 现在大河南岸北岸都成了秦国的,那可都是最肥沃的土地!
大概由于华夏民族发源于黄河流域, 能饮马黄河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秦穆公和楚庄王都达成过,所以他们都成了称霸一时的霸主。
然而没想到,两位霸主再霸道也比不过如今的秦王,直接将大河划到自家后花园了!别说饮马黄河,把马场迁过去都没有问题。
现在整个大河流域,除了源头部分归属西戎,入海口归齐国,其余都是属于秦国的了,秦王嬴政又达成了一个先辈没有做到的壮举,可惜除了秦人,无人肯欣赏。
这一步也是嬴政和蒙骜提前商议好的,不然蒙骜哪敢擅自更改攻打目标。
从最初的‘蒙骜攻打代地’变成‘蒙骜从中牟入邯郸’,最后蒙骜却去了莘县,计中计中计,简直防不胜防,秦国的奸诈再次震惊了天下。
同时也震惊了吕不韦。
让蒙骜从南边进攻赵国,这是吕不韦的计策,可他怎么不知道后面还有这一段?
所以说,这是王上与蒙骜商议,单单撇开了他?
吕不韦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他知道幼主终有一日会成为真正的王,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他发现自己根本不像想象中那样,能轻易接受。
去岁在甘泉宫,他曾劝过赵太后收敛一些,赵姬不肯听,吕不韦还摇头,觉得赵太后不懂分寸,早晚会招致祸患,可轮到自己头上才发现,手中握着权力久了,这退一步的滋味可不好受啊。
吕不韦神色莫名,他想起了赵太后,他已经很久没有想起她了。自上次甘泉宫一别,太后去了雍城,此后再无消息,也没联系过他,吕不韦渐渐都忘了这个人。
直到今天突然得知,嬴政采纳他的计策后却只是将他的计策当幌子,而真正的计策却始终不曾告知他。
嘴里一口一个“仲父”,实际上对他的信任还比不上蒙骜,吕不韦明白,这是嬴政有意将他排挤出朝堂中心的信号。
吕不韦不由得想到了一个可能会跟自己有同样命运的人——赵太后。
先王去世之前,特命丞相吕不韦辅佐幼主,直到嬴政及冠再行还政,另由太后赵姬代理朝政,同样也是待嬴政及冠后还政。
因为这个,两人在庄襄王死后还旧情复燃了一段时间。
直到后来嬴政年岁渐长,吕不韦深知若再与赵太后这样厮混下去,被嬴政知道后绝对不会放过他,吕布韦立刻就决定与赵太后划清关系。
可惜他想的很好,赵太后却不肯断掉,无奈之下,吕不韦只好找来嫪毐,嫪毐天赋异禀,很快就让赵太后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吕不韦则成功安全抽身。
两人的关系虽然断了,但因为共同辅佐嬴政,明面上的联系还是不能断,他们相互间很了解,赵姬知道吕不韦的野心,吕不韦也知道赵太后绝对不是什么淡泊权势的人。
可自从对方去了雍城就再也没管过朝政之事,这实在有些奇怪。
难道嬴政在从他手里夺权之前,已经先解决了赵姬?赵姬无法再插手朝政,因此才一直龟缩在雍城?
不过话说回来,当初他去甘泉宫劝赵姬,让赵姬和嫪毐收敛一些,或者实在不愿意低调的话,就先去雍城避避风头。
嬴政快要及冠,若是在这个敏感时刻被他发现母亲的丑事,不管是为了王室的威严,还是为了完整地拿回王上的权力,他都不会手软的。
当时赵姬已经被这几年的富贵荣华冲昏了头脑,根本不听吕不韦的劝告,还将他讽刺了一番,说他是个不中用的胆小鬼,着实将吕不韦气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