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回青阳一趟路上来回就得二十多天,谢家怎会放人。”
方嬷嬷看陆伊冉才病一日,人就消瘦憔悴了不少,也怜惜她嫁远了,想回娘家一趟都不容易。
前世八年里,陆伊冉回青阳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只有一提回娘家,陈氏立马甩脸子。抱怨起账没人理,又是她跟前没人伺候。
也只有在此时,她在陈氏眼中才有点价值。
阿圆不像方嬷嬷瞻前顾后,几乎都依着陆伊冉,也欣喜提议:“实在想回,我们去找侯爷说,不用找太夫人,有三姑奶奶料理中馈,侯爷定会答应。”
“我觉得,侯爷自从回京后,对姑娘好了许多。昨晚听说你发热,在这里守了许久,要不是余亮来唤,只怕就要歇在此处。今日一早,又来看过,还特意交代秦大夫,给你看仔细些。”
阿圆性子粗糙,连她都能看出来。方嬷嬷她们几人心里更是清楚,侯爷最近变了性子,开始在意她们姑娘了。
陆伊冉发愣半天,既没多少感动,也没答话,只是淡淡说了句:“谁都不用找,我自会有办法。”
接住她问道:“嬷嬷,明日是不是太后娘娘的生辰。”
方嬷嬷一怔,点头道:“正是,明日三月十五,再过六日就是府上二太夫人的生辰。”
*
太后娘娘六十五岁生辰宴,百官朝贺,酒宴摆在齐宣殿。
皇家园林齐宣大殿热闹非凡,丝竹管弦奏过不停,群臣百官觥筹交错,推杯换盏间各个热情洋溢祥和一片,丝毫不见朝堂之上的剑拔弩张。
正厅上首御案坐着孝正帝和太后娘娘,右侧是以皇后娘娘为首,依次是宫中各嫔妃,左侧则以太子领头按序齿而坐的皇子们。
圣上今日龙颜大悦,此次北境大捷。草原附属小国们,送来不少养生滋补药材。邻邦西楚送来各式玛瑙宝石,其他邻友外邦也送来自己的特色贺礼,摆满大殿桌案,再现大齐繁华国威。
下首诸位朝官们,向皇上和太后举杯,共享这难得的太平盛世。
宫宴渐入佳境,歌舞一起,大家更是身心放松。
寿宴进行到一半,众人对这软绵绵的歌舞都好似不感兴趣,跳来跳去就这几个动作。尤其是与大齐国力相当的西楚,宣称要见识一下齐国儿郎的雄风。
甚至西楚使臣有备而来,还带上了自己的剑客,想与大齐的武士们一决高下。
皇上听闻欣然答应,大齐剑术好的多的是,当即就选了御林军几个统领。
谁知,西楚的剑客却不答应,指名点姓要与大齐的常胜将军谢词安比试。
众人哗然一片,一个普通的剑客竟然要挑战谢都督,他可从不愿参与这种比试。
谢词安对众人的猜测置之不理,依然自顾自与几位同僚举杯对饮。
西楚使臣,见谢词安不为所动,诚意十足说道:“谢将军,倘若愿意与鄙国的剑客比试,胜出者,将赠我西楚的并蒂花女子发簪一枚。”
群臣听后哈哈大笑,其中有人不齿道:“知道你西楚出宝物,可谢都督一个男子要那女子饰物有何用。”
西楚使臣也不在意众人的嘲笑,耐心解起来:“并蒂花是我西楚的神圣之物,他寓意着夫妻百年好合,永结同心,我西楚儿女成婚之时,都会种上一株放在他们的厢房,夫妻就能长长久久,携手到老。”
众群臣一听个个偃旗息鼓,人人心中都暗骂这个外来的和尚乱念经,说别家夫妻百年好合还有人信。
这谢都督和那他夫人,能撑过今年就不错了。
然而,谢词安却肃然起身,对西楚使臣双手拱礼道:“既是如此,这个比试本侯接了,本侯与内人定会如使臣大人言语的那般,夫妻和睦,永结同心。”
而后他又大步跨到皇上和太后面前,撩袍跪在两人面前说道:“臣有个不情之请,如果臣能获胜,望皇上和太后娘娘能赏臣一样东西。”
太后娘娘精神矍铄,今日她穿一身雍容华贵的金色宫袍,目光有神。
今日是太后的生辰,她自能先皇上问道:“不知是何东西,值得谢都督向皇上和哀家开这个金口。”
“雪蚕。”谢词安恭敬答道。
草原上的雪蚕稀有珍贵,对妇人进补大有益处。平常有价无市很难买到真品,除了宫中赏赐。
孝正帝今日心情大好,当家随口应承道:“些许小事,朕准了,母后更不会反对。”
太后娘娘也暗松一口气,遂看了眼皇娘娘有意打趣道:“听说尊夫人最近身子不适,谢大人可是为你夫人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