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日陆伊冉都有些恍恍惚惚,不知自己该如何决断。
她顶着一个大肚子回青阳,不光自己爹娘脸上无光,只怕连腹中的孩子,生下来后都会遭受一生的白眼。
让她与谢词安就这样过下去,那依然难逃上一世的结局,她也不愿。
自己之前的努力,岂不是白忙一场,她不甘心。
陆伊冉不知自己该怎么办。
如果打掉肚子里的这个孩子,她又心疼难舍。
皇宫内,元宵节也是喜气一片。
各宫内苑都挂着喜气的花灯。
清悦殿中,安贵妃带着元昭公主,两人一起,为元昭公主绣嫁衣。
见元昭公主的绣技越来越好,心中欣慰。
不时地夸两句。
元昭公主得到鼓励,绣得更起劲。
九皇子在一边认真地翻阅书籍。
其乐融融,安贵妃心中满足。一脸宠溺,视线也在两个孩子身上游走。
华阳宫内,惟阳郡主正离开,谢词微一脸阴沉侧身躺在软榻上。
她这个儿媳,是越来越不把他这个婆婆放在眼里。
赵元哲没回京,惟阳郡主守岁夜在公主府过,上元节依然在公主府。
全然不听她的劝告。
她心情不畅,把殿里伺候的宫女都赶了出去。
方情就在这时,慌张地走了进来。
她一进厢房就关紧门窗。
扰得谢词微心烦,不由得呵斥道:“今日怎么这般冒失,有何事需得,你这样慌慌张张。”
方情也不敢答言,悄悄把一条手帕递给谢词微。
是一条淡蓝色的手帕,边角绣着紫薇花,上面一行小楷:微儿,我回来了。
短短六个字,惊得谢词微失了沉稳。
她倏忽起身,趿拉着鞋履,满脸期待问道:“他没死,他人了?”
“是一个宫人塞到奴婢手上的,等奴婢回头,那人已经走远了。”
谢词微心中狂喜,一脸柔色,和平常判若两人,喃喃道:“我知道,他不会轻易死的,不急,他定会来寻我。”
护国侯府,布置得十分浓重。
就连府上的下人们,都穿得吉利喜气。
二房太过冷清。
老太太就把陈氏和谢词仪母女俩,喊到了仙鹤堂。
谢庭芳要忙府上杂事,三人在仙鹤堂也算有个伴。
老太太也趁此,教一些谢词仪的内宅事务。
三房有新妇在,郑氏和谢庭舟也早早忙碌起来。
谢庭舟也不敢总留在柳氏的院子,怕郑氏吵起来不好听,他一个做公爹的人了,也害臊。
大房的气氛却降至冰点。
本来周氏和袁氏的矛盾有所缓解,谁知谢词佑连着在田婉房里多住了两日后,
周氏和谢词佑的关系又闹僵。
这不田婉刚要去帮袁氏的忙,周氏就撂下手上的谢词婉的嫁衣,掉头就走。
袁氏和谢词婉母女俩,也是进退两难。
*
谢词安午时离开衙门后,没去侯府,径自就回了惠康坊。
一进院子,循哥儿就冲他要花灯。
今日在坊院玩耍时,稍大的孩子就告诉他,今日要耍花灯笼。
回来就他就去陆伊冉面前嚷,陆伊冉无心应付他,方嬷嬷就把循哥儿哄了出去。
正好谢词安归来,听循哥一说。
抱着他就进了书房,吩咐余亮去理竹篾。
自己则带着循哥儿在书房,先剪好花纸。
父子俩在书房中忙碌开来。
循哥儿亲手参与,画得一团糟,谢词安也不制止,还出声鼓励。
谢词安小时候,除了学好六艺外。
就爱看府上的下人们,编制这些手艺品。
他学会后,亲手给他祖母和陈氏各扎一个。老太太倒是高兴,让人挂在廊檐下。
可惜陈氏根本就没放在眼里,当面客气收下,转眼就让身边的嬷嬷拿走。
一个时辰后,循哥儿的小灯笼就做好了。
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带着小狸,到府上人人面前显摆一回。
想让陆伊冉陪自己出府,无奈她娘亲,今日一整天都不愿起身。
阿圆见机,只好把人带到坊院去玩。
等谢词安专心致志做好第二个兔子灯笼,已到酉时。
他拿着灯笼,进了陆伊冉的厢房,撩开床帐,就见她满脸泪痕还来不及擦干。
陆伊冉怕他发现异样,忙转过身去,背向着他。
“今日我有些累,你晚上带循哥去看灯笼吧,他吵了一天了。”陆伊冉瓮声瓮气说道。
床榻一陷,谢词安不但没走,反而坐了下来,一手贴上陆伊冉的额头,担忧道:“可是身子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