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词安心中冷笑,却平静回道:“回皇上,自古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皇上的公主,皇上最了解,心中也自当就考量,臣不敢僭越。”
孝正帝听谢词安并未出言支持谢词微,心中还算满意。
至于究竟嫁他的哪儿女儿,他心中也没定下来。
孝正帝没再继续追问,绕开这个话题又说道:“此次秋狄宴,西楚五皇子也要参与,到时你可不能缺席。”
每年十月十五,大齐都要的举行狩猎宴,尚京的皇孙贵族的郎君都会踊跃参加。
谢词安第一次参加围场狩猎宴,是十三岁那年,在灵泉山皇家围猎场,就射中一头野猪夺得头筹。
往事,还在好似在昨日。
他记得与陆伊冉大婚第一年,那时围猎场在临泉山,他兴致缺缺不愿前往,以公务繁忙推卸了。
陆伊冉知道后,失望好久,又不敢向他提。
看着左邻右舍的郎君们,带着自己的女眷出门时,她在门口偷偷张望羡慕又失落的样子,此时想起来心都痛。
可惜现在,关于他的一切,她都不在意了。
谢词安从奉天殿出来后,看到了等在殿外的方情,说是娘娘有请。
他丢下一句‘还有公事’,借故离开。
出东华门时,在一甬道口刚好碰到闲逛的安贵妃。
两人都是一愣。
谢词安对陆佩瑶施礼后,并未像之前那般冷漠转身,而是伫立一旁,快速说道。
“冉冉回来了,如果娘娘方便,出宫可以去看看她,她就在卓儿住的宅子。”
等安贵妃缓过劲来后,人已离开多时。
陆佩瑶不信,自己这个冷漠的侄女婿会主动与自己说话,说的还是陆伊冉的事,不确定地又问了向身侧的连秀。
“我是不是听错了,谢侯爷会主动和我说话,她说冉冉回来了对吗?”
“是的,娘娘,你没听错。”
陆佩瑶一直挂心陆伊冉,她如今回了京,当然高兴。
当天晚上,她就向皇上请示,想出宫逛逛。
孝正帝当晚歇在清悦殿,见她许久没有这般温顺可人,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
上一次,陆佩显他们来京时,陆佩瑶就来过惠康坊,熟门熟路次日一早,就找了过来。
陆佩瑶被人领进伊冉苑时。陆伊冉刚刚起身,洗漱都顾不上,披了件长衫就冲了出来。
“姑母。”
“冉冉。”
两人都有些激动。
在这宫外也不必讲一些虚礼,姑侄俩更是没有顾及。
“冉冉,你在青阳这么久,我还真以为,你与谢侯爷已经和离了。”陆佩瑶见陆伊冉比之前消瘦了些,怜惜地抚了抚她的脸颊。
“姑母,我的确与他和离了。”
在陆佩瑶跟前,她也没啥可隐瞒的。
“这是为何?循哥儿可怎么办?”陆佩瑶消化了很久,才接受,担忧道。
“姑母,你不必担忧我们母子俩。我离开谢家会过得很好。”
“到时,你和元启分封到吴郡,我们一家就可以团聚了。”陆伊冉一想到今后的生活,心中就止不住憧憬起来。
完全没有察觉到陆佩瑶脸上的愁容。
“冉冉,你爹爹没向你提起吗?只怕吴郡我们去不了了。”
看陆伊冉一脸懵,陆佩瑶才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陆伊冉。
事情发展成这样,陆伊冉的心不自觉往下一沉。
虽然,她姑母没明说,可皇上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无论她们陆家人怎么避,都逃不过皇上的操控。
完全站在了皇后的对立面,好似一切又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她不知该如何扭转。
不想给陆伊冉再添烦恼,陆佩瑶又安慰道:“冉冉别怕,姑母会保护自己的,皇上身子康健,或许事情还有转机。”
“姑母,放心我定会想到,让你们去吴郡的法子。”
姑侄俩说得正投入,陆伊卓也走了进来。
两人不约而同,又想到这个麻烦,都不想他入宫做侍卫,可陆伊卓的倔劲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用过午膳后,陆佩瑶就要起身回宫。
陆伊冉抱着循哥儿到门口送别,
陆佩瑶见循哥儿玉雪可爱,有些不舍从陆伊冉手上抱过来,亲了亲他圆圆的脸颊。
“循儿乖乖,等姑奶奶下次来时,就给我们的循儿买鸟鸟可好?”
刚刚姑侄两人在屋内谈话时,循哥儿时不时就跑进来闹,问陆伊冉要纸鸢。
看到坊院有孩童玩,他又想起了在丘河放纸鸢的场景。
“不要姑奶奶买,循儿要爹爹买。”循哥儿噘嘴说道。
陆伊冉脸色一白,挤出一丝笑容,抱过循哥儿。
循哥儿却不依,紧紧搂住陆佩瑶的脖子不放,指着马车大声道:“骑马马,去找爹爹,找循儿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