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李兴年让人抬了一筐东西进来:“这是你四哥从倭寇手中缴获的,听说一些海岛上的土著就吃这个,产量不错,知道你喜欢,特意让我给你带来。”
看到筐中的红薯,稻花激动得站了起来。
红薯可是产量最高的粮食之一呀,而且还不挑地,就是土质差的地方的老百姓种了这个也能吃饱。
见稻花这么激动,李兴年笑问道:“怎么,你知道这番薯?”
稻花点头:“我在话本上看到过。”
又是话本?!
李兴年感叹了一句:“以前吧,我觉得话本都是不正经的书,如今看来多看一点也没坏处。”
稻花神色僵了僵,生怕李兴年回去后让家里的小孩子看话本,连忙补救道:“二舅舅,话本也不是随便乱看的,我看的都是一些人物传记、风土人情这些,像什么才子佳人的那种,我几乎是不看的。”
李兴年认同的点了点头:“才子佳人那种话本看多了是会移了性情的。”说着,笑了笑,“来的这一路,我看到不少地方都在修路。”
稻花笑道:“萧烨阳说了,想要吸引更多的商人来这边发展,路不修不成。”
李兴年‘嗯’了一声:“确实,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来西凉时,路坑洼不平,颠得我骨头都要散架了。我也算是能吃苦的了,就这样,我当初也不想再来第二次。”
“娘~”
李兴年话音刚落,屋外就传来‘噔噔噔’的跑步声,紧接着,芳娘和两个丫鬟就追着稻子跑了进来。
“娘,我的小狗!”
稻子兴冲冲的将手中的黑色小狗拿给稻花看。
稻花看了看儿子捏的小狗,表扬了一声:“稻子捏得真像。”然后立马引着稻子来到李兴年身前。
“这是二舅老爷,你还没叫人呢。 ”
稻子看了看李兴年,立马中气十足的叫了一声:“二舅老爷好。”
李兴年顿时乐了,摸了摸稻子的脑袋:“这小子的嗓门可真高,果真是虎父无犬子呀。”
说着,从袖袋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翡翠貔貅递给稻子。
稻子见了,一点也没客气,笑眯眯的接过貔貅。
稻花却道:“二舅舅,稻子还小,这太贵重了。”
李兴年:“这是我做舅老爷的一番心意,稻子这么可人疼,我还嫌礼物给轻了呢。”说着,又摸了摸稻子的头顶。
“下次舅老爷过来,再给稻子带别的礼物,好不好?”
稻子笑眯眯的点头:“好。”
李兴年顿时笑了:“男孩子就该这样,大大方方的。”
稻花哭笑不得:“稻子,你收了舅老爷的礼物,该说什么?”
稻子立马对着李兴年大声说道:“谢谢舅老爷。”
李兴年再次夸了一句:“这小子真利索,长大后肯定和他爹一样能干。”
()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第965章 965章,十万个为什么
李兴年带来的红薯,稻花拿出了一半放到庄子里育种,另一半则是种到了空间中,准备明年开始种植。
“今年怎么这么热?”
六月中旬之后,凉都的气温一天比一天炎热,地面被晒得滚烫,洒水到地上,不过片刻就蒸发干了,大家都被热得恹恹的,不想动弹。
稻花担心儿子中暑,只能强行将人约束在屋里不让出去,好在玩具房里玩具多,小家伙除了一开始闹腾,后来也消停了。
一直到了八月中旬,气温才开始回落。
可这次的温差降得有点大,原本是秋高气爽的秋季,却让人感到了冷意。
一些经验老道的老人露出了担忧:“今年的天气有些不正常,赶紧将地里头庄稼收上来吧。”
王师爷也有此担忧,当即禀报了萧烨阳。
萧烨阳听后,找了些农事老把式询问,得出的结果都一样,便给各卫所下令提前收割地里的庄稼。
果然进入了九月,西凉好几个卫所都出现了霜冻,一些来不及收上来的农作物,被大面积的冻伤。
“今年的冬天可能会很冷,过冬物资要多准备一些。”
萧烨阳回府后,和稻花说了一下。
稻花点了点头:“我也感觉到了,往年九月西凉也开始冷了,可也不像今年这么个冷法,府里一些身子不怎么好的下人都穿上棉衣了。”
萧烨阳:“我已经派人去甘州卫了,得多拉一些煤炭过来储存着,真要有灾,也好及时应对。”
稻花‘嗯’了一声:“府里这边我晓得准备,你只管操心外头的事。”
萧烨阳又道:“幸好今年你教了大家织毛衣的办法,军需处那边准备了几万套毛衣毛裤,十二个军镇分一分,巡逻的将士应该能每人发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