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纪岱本身也很无语。
三王五王也很无语。
估计不管换谁掌握兵权, 过来逼着汴京官员登基,他们都会照做。
但这样的官员本来就是不健康不好的。
怪不得皇上死得那么快,也罪有应得。
纪岱倒是按照惯例, 三辞三让。
最后七王爷道:“小十一你就登基吧,如今这皇位也不好坐呢。”
这话实在的很。
别的王爷可能不知道, 但作为死了的大皇兄的同胞兄弟,他对汴京情况有些了解。
如今正是九月, 该是天下丰收的时候。
但这几年的战乱,让各地的粮食都耽误了。
即使屺王呼吁过春耕,但那会谁真的听。
加上先皇任人唯亲,各地油水的官员都是某些自己人,百姓民不聊生,早就榨不出油水。
这次的战乱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不知道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不仅如此,东南沿海那边,还有成批倭寇。
这事去年就有了,那些倭寇上岸便杀烧抢夺。
一直被皇上压下此事,毕竟那会内乱严重。
别的事纪岱还知道,倭寇?
被先皇修理过的兵部把沿海成批奏章搬出来,纪岱头一次被气的眼晕。
而且也知道了沿海六王爷的真正死因。
他在的时候,还能阻止反击倭寇,但打仗的时候生病厉害,是带伤而亡的。
纪岱看得心头怒火,刚要说什么心道不好。
果然,旁边的陈景林瞪大双眼。
不说他,弹幕也炸锅了。
什么东西?!
倭寇?!
承凌国附近还有倭寇?!
还过来骚扰了?!
“妈的。”陈景林直接骂出声。
倒是把旁边七王爷吓了一大跳,刚要斥责,就听小十一身边家臣道:“殿下,我要领兵打仗!打死倭寇!”
纪岱就知道会这样,但他的愤怒不比任何人少。
他同样知道,这样的怒火不能压,更不能推迟。
对华国玩家来说,听到这样的消息,应该已经只身前往沿海了。
纪岱点头,直接答应:“好,从西北调兵过去。”
说完,又看看陈景林:“你不能去,让徐将军去。”
不等陈景林再说,纪岱道:“他更有经验,带着西北右路军,以及屺王城最先进的武器。”
屺王城最先进的武器,那是火炮啊。
“没有我的命令,不准轻易靠近。”
话说这么说,但已经有无数玩家往那边赶。
纪岱忍不住望天。
这皇帝,不当不行了。
不当皇帝,谁给他们布置后勤。
承凌国还真是内忧外患。
他的大皇兄,真留个好地方给他啊。
七王爷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哪句话把小十一劝动了。
十一月份,屺王正式接受兄弟跟侄子的请求。
他,就是承凌国第三位皇帝。
建屺帝。
纪岱的登基大典并不繁琐,跟他大皇兄比,一点牌面都没有。
但他发出的诏书却与众不同。
纪岱从各地祁家客栈得来的密报,搜罗了承凌国有能力的官员名单,按照调查来的结果,命他们即可上京。
各地官员一头雾水。
为什么是他们?
他们是犯了忌讳吗。
同时,还在明年开恩科。
承凌国的官员,从上到下,都要换。
两条消息合起来,被征调的官员渐渐明白。
新皇是要重用他们。
可新皇以前远在西北,怎么会知道他们的情况?
这是所有人心中的疑惑,但大家互相打探消息。
皇上还精确地找到有真才实学的?!
为什么?
藏在暗处的玩家们表示,深藏功与名!
有玩家给的信息,再有对朝中局势的判断,纪岱想要一个可用之人的名单并不难,但看在其他人眼中,那就不一样了。
一个远在西北十地的王爷,不仅在几年内发展出来黑甲军,还能掌握天下官员的情况,这是有多深的谋划才能办成。
而且皇上能知道谁好用必然知道谁不好用,一些贪官开始忧心忡忡,等知道汴京已经死了一批官员之后,这种担心更胜。
新皇登基还不到半个月,下面竟然就有大批官员辞职。
纪岱听说此事,倒是也不阻拦,这些人主动离开反而是好事,
不过有些事情不大的,倒是拦了拦,毕竟工作还要有人做,你们都辞职了,谁给我打工?
这一更让官员们恐惧,新皇到底有多少眼线,好像真的了解每个官员的特性。
更有坊间传闻,说建屺帝手里有两本名册,一本黑色,一本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