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先皇的女人。
她的自缢,等于先皇的尊严被践踏。
大家倒不怎么在意一个女人的死。
在意的是先皇留下的人被现在的皇上逼死。
无论从忠君爱国,还是孝道上算。
皇上都亏待先皇,都对不起先皇。
再想到他登基以来的作为, 不满他的人愈发多。
他们这些先皇留下来的老臣子们, 何尝不是被逼到角落。
只不过以前不好为自己喊冤。
现在有了太妃自缢的事,自然找了宣泄口。
年还没过完,天下间便议论纷纷。
不少人想到屺王过年时的反应, 第一时间便想到什么。
总不能是他当晚就知道了吧?
想想当时的反应又确实如此。
从汴京到西北,这么远的距离, 他是怎么当晚知道的?
大家无从得知。
可手底下的官员对纪岱愈发尊敬。
“此事一出,天下必乱。”陶万清道。
他被贬之后, 一直在西北十地生活,但汴京的事他多少都知道。
想到这件事的后果,他忍不住皱眉。
三王爷先后打了四王爷跟屺王殿下。
后面又去跟七王爷纠缠,如今拿下江南大部分封地,听说过年都是在江南过的。
天下已经乱了。
现在东南边的五王爷也要开始有所动作,必然直接举兵。
天下间,已经没有净土。
两边作战,即便是去年稳坐钓鱼台的皇上,他也要出兵,调动朝廷的中央军。
既如此,承凌国大半土地都会陷入战祸当中。
现在看看,竟然是西北十地最是安全。
旁边四王爷的封地也能被庇佑一二。
唯独不好的是。
皇上很有可能会让他们每个地方都抽调兵力。
西北十地,做好准备了吗?
陶万清这个想法刚冒出来,就被自己按下去。
怪不得去年要建立完整的军功制,怪不得一波波的兵士都要送到四王爷的地盘。
先有军功制。
再练兵。
只怕承凌国所有兵士,他们西北十地的兵将最强,也最有经验。
难道说,屺王去年就预料到这种结果?
猜测到五王爷的母妃会出事?
纪岱回答了众人这个问题。
“三王爷的母妃被接回去大半年,五王爷那边必然有动作。”
不出意外的话,是尝试营救了几次。
之后就跟皇上拉锯。
再之后,就是他母亲自缢。
只是这个自缢,有多少是自己的想法,还是有人推波助澜,那就是两回事了。
纪岱不想去猜测里面的真真假假。
但五王爷的愤怒肯定真的。
想来五王爷不仅恨皇上,也恨三王,甚至还有自己。
毕竟他们都孝心大发,把母亲接出来。
他要是不接,孝道上就差了一大截。
好在他的母亲维护他,为了不让他在道义上处于下风,来了一个自缢。
如今在道德制高点的,就是他五王爷了。
纪岱不再说这些,开口道:“从今日起,西北十地加强戒备,所有城池必须有身份契凭才能通过,否则一律询问。”
“外松内紧,也不可打扰百姓正常生活。”
凉州过来的州长梁无忧,这次是真的对屺王心服口服,看着这个逐渐成长起来的藩王,他隐隐有种感觉。
这场天下大乱里,屺王或许能成为另一股势力。
别看如今要三分天下。
皇上,三王,五王。
可隐藏了势力的屺王殿下,才有最坚实的底牌。
别的不说,若不是他修的路,自己也不可能在大雪未化的时候,一路从官道骑马过来。
更别说,外面的乱,只会让西北十地显得更好。
纪岱一一吩咐人,让手底下十个城池的州长专心做事。
各地指挥使也加强戒备。
到现在,大家才发现,如今上下官员,全都是屺王自己人。
要能力有能力,要战绩有战绩。
在这种天下危机的时候,才更能凸显此地的平安。
从屺王府的议事厅出来。
众人显然没那么慌张了。
后面的事情都知道了,还慌什么。
现在正是广积粮高筑墙的时候。
再说,现在刚刚事发,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走流程。
按照屺王的话讲。
那就是双方还要发几篇讨伐檄文,然后再吵上几次。
五哥忍无可忍起兵,说不定会联合三王,还会给天下兄弟们发书信,请求共谋大事。
皇上也会昭告天下,说五王如今也是逆王云云,再给四王,七王,十一这些发诏书,告诉他们应该怎么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