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怨言就是,岐州的许多百姓,如今都跑到秦州生活了。
如果说隔壁的原州府一直富裕,一直吸引人过去,那远一点的秦州是最近几年好起来。
很多岐州过不下去的人,都跑秦州了。
说是秦州税收合理,官员治理有方,还有说什么执法严明,不欺压百姓。
这些优点加起来,足以吸引很多无地的百姓。
近些年二王爷封地下面无地的百姓又连年增加。
今年更是要征兵。
俗话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这当的还是私兵,很多人户都在离开。
这样下去,岐州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差。
岐州州长本就知道,这地方原本便是划给屺王的,如果没有二王爷来抢,只怕他们岐州也能发展的很好。
就说岐州隔壁小县,得了屺王的指点之后,竟然开始烧瓷器了。
开始说是怎么做都不成,屺王拨了些人过去,没多久,就有上好瓷器出来,比之百年老窑烧制的都好。
现在很多商贩都去抢购,不到半年时间,人家已经出货几万件瓷器,眼看着富裕起来。
就算是这样,屺王还派人过去,要求他们每年的粮食生产不能低于多少,更规定每家只能出一男一女出去烧瓷器。
这样做的原因,自然是不能让当地为了烧制瓷器,把粮食给忘了。
可谓想的面面俱到。
一切都有规划。
哪像他们这,除了要钱,就是要钱。
所以现在二王爷倒霉,他看的心里别提多爽。
二王爷的倒霉,自然是因为皇上那边的问题。
皇上的理由也很充分,大概是,老十一那边的税收都增加了,你们也加一点吧?
二王爷当场就想说,他多给税收,那是因为要接回他老娘。
自己呢?
自己老娘早就没了,他又不接。
话是这么讲,但皇上确实找到一个好理由。
这理由还用在了不止一个王爷身上。
但凡跟不巴结他的王爷都收到这封文书,巴结他的呢?则直接下命令。
纪岱听到的时候都有些惊讶。
顺便深吸口气。
别的不说,他这仇恨在兄弟之间算是拉满了。
要是有脑子的,大概也能明白这皇上故意的。
但就算是故意,该迁怒应该还会迁怒,谁让事情因他而起。
跟西北十地接壤的,一个二王爷,一个四王爷。
二王爷不用多说,不服皇上,四王爷还是服气的,性格也软。
纪岱如今也不当回事的。
剩下脾气硬,又想找他麻烦的,都距离他很远。
便是写文书过来阴阳,他也可以让巫新禄再写文书阴阳回去。
只要不影响他们的发展,那一切都好。
等到纪岱生辰的时候,确实有不少王爷送来贺礼,纪岱照单全收。
其中老三跟老五的贺礼珍贵一些,里面还问了他接回母妃的诀窍,看来也有想法。
剩下八王爷的贺礼最轻,语气里非常不忿,大意是因为你,所有封地都要加税,你为了尽孝,就让自己封地的人受苦,算个王爷吗。
纪岱想想自己封地的情况,再想想实际给朝廷的税收,其实真的不多。
具体数字只有他自己知道,还不是大家以为西北寒苦,所以给的多了些,你们是一点也不了解西北的发展啊。
剩下的人则是平平,但这是他们头一次专程给屺王送生辰贺礼,以后纪岱也要安排这些事了。
先皇也是,生了这么多儿子,每年互送礼物都要费不少精力。
但这也证明,其他王爷已经不把纪岱当做之前的小十一看待,他已经是真正有些实权的王爷。
这些看法纪岱并不在意,给老三,老五回的消息,真挚讲了自己的做法。
八王爷那边,则给了几种庄稼的培育方法。
别人问他什么他就答什么,还有比他更真诚的人吗?
剩下的人,不客气的也回的不客气。
信件发出后,他的生辰也过完了。
再过一个十八,好像也没有什么感受,只不过这辈子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而屺王城的建设也在九月份完工。
一座前所未有的城池,建起来的速度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快。
主要是建设官道他们已经有了经验,加上各地水泥厂加班加点,玩家们又对建设屺王城有着绝对的热情,于是,不到半年的时间,连城墙都给盖好了。
按照伍荣那边的统计,至少有六万华城人参与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