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看来,中午的这些饭食应该无碍。
明掌柜因见卫玉特意询问,便拦了个丫鬟问她,那丫头说道:“确实是有,不过都在厨房内还没有杀,要到晚上才料理了炸呢。”
明俪才要叫丫鬟去,眼角余光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怎么是他。”
那人身形高大,虽身着便服,可明俪仍一眼认出,正是县衙的武都头武万里。
明俪伸着脖子打量,自言自语道:“稀罕,他可从来不喜欢这种场合,今日是怎么了。”
武万里并没有看见她们,脚步奇快,闪开几个宾客,竟是大步向着徐府的内宅去了。
明俪脸上的笑收敛了几分,喃喃道:“他这是去哪儿,难不成也学人去闹新娘子了?怪了……他平日跟徐家可没什么交际。”
想武万里只着便服,显然也并非公务,明俪正要赶上去看看,却给徐家的人拦住寒暄,问她为何迟到等。
明俪短短地说了两句话,待要介绍卫玉,一回头才发现卫玉也不见了。
卫玉在看到武万里的时候,便也悄悄地跟上了。
今日徐家办喜事,府内来往的宾客太多,进出内宅的亲眷也不少,一路竟没有人拦阻。
过了两重门,卫玉隐约听到前方有说话声。
一男一女,仿佛正是武都头跟谁。
卫玉正要靠过去看个究竟,手却被人从后一把拉住。
第21章 比翼连理
卫玉回头,却见拉住自己的是飞廉,小孩儿惊喜交加地仰头看着她:“卫巡检,你怎么在这儿?”
原来飞廉被老道士差遣,跑到徐家来讨酒,飞廉怕徐家的人不肯给,在门口逡巡了会儿,见今日徐家的客人多,没人留意自己,竟给他趁机混了进来。
正要往后厨去,只是他毕竟不知路径,转来转去,无意中却瞧见了卫玉。
卫玉问道:“你怎么也来了?”
飞廉便把老道士要喝酒的事告诉了,悄悄道:“我心想他们厨下一定备了好些东西,我偷偷过去弄点儿倒好。”
卫玉惦记着武万里那边儿的情形,只是他们两个在这里说了几句,那边儿已然悄无声息,卫玉凝神听了会儿,只得先收住,回头对飞廉道:“你要去厨房,这有什么难的。”
她左右看了看,便领着飞廉往西南方向去,走不多时,就见几个丫鬟手中捧着托盘,正往前走,盘中香气扑鼻,都是新鲜炒出的菜。
飞廉笑道:“卫巡检,你怎么知道他们厨房往这里走?”
卫玉道:“我当然是闻到了香味儿了。”
飞廉叫道:“隔着这么远都能闻到?我的鼻子也算是灵的了,都不如你这样厉害。”
卫玉这才笑说:“那不是成了狗鼻子了?我是哄你的,先前我就留意到丫鬟们从这儿端菜,自然知道。”
飞廉闻言,便又问道:“对了,你还没告诉我你来徐家做什么?难道是来吃席?你跟徐家人认得?”
卫玉嘘了声,小声回答:“别吵嚷,我当然不认得他们家,只是央求了明掌柜带我来见识见识罢了。”
飞廉嘻嘻笑说:“难道你在纯阳观里没吃饱,也过来找吃的呢?”他说笑了这句,又正色道:“其实你想吃什么,只管告诉九哥哥就是了,他做的可比这里的好吃的多呢。是不是?”
卫玉看他满脸期盼,便道:“那是自然。”
飞廉见她同意,十分喜欢,便多嘴道:“之前你走了后,九哥哥像是不太高兴……”
卫玉的唇动了动,却不愿意继续说这个话题,于是道:“这菜香味儿越发浓了,我看前方就是厨房。”
飞廉便也跟着掀动鼻子去闻,点头附和:“我也闻到了,好香,像是在炸什么吃,难道就是黄雀卷儿?”
卫玉道:“他家丫鬟说黄雀卷儿晚上才有。你想吃?”
“不是我,是老道士说要尝尝呢。”
前方果然正是后厨,哗啦啦,果真是油炸的声音,又有一个大嗓门叫道:“小心些,这道’比翼连理’,一鱼两味,好吃自是不用说,但最要紧的就是意头,鱼头鱼尾一定要炸的完整,不然摆盘不好看,东家怕不喜欢,也给人笑话。”
所谓“比翼连理”,是用鲜活鲤鱼做成,鲤鱼从中切开,去除鱼骨刺,鱼头鱼尾入油炸,鱼肉切成细丝,一份做咸鲜口,一份做酸甜口,铺在炸成的鱼身上。名字自然是从《长恨歌》里那句流传千古的名句而来,婚宴必备。
只听另一人道:“这是当然,王头放心,这道压轴菜也不知做过多少次,绝不会有错儿。”
卫玉闻到一股油香扑鼻,走到厨房门口向内看去,见里头有七八个人,有摘菜的,有端盘的,有在灶旁忙碌的,她逐一扫过,并不见有什么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