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玉没想到太子竟还有做挡箭牌的妙用,又叹道:“我担心的是二妹妹伤怀,师娘一定要多照看着她。”
卢夫人笑道:“难得你不笑她小孩儿脾气。放心吧,他那个今日捡起明日丢下的脾气,不至于有妨碍。”
出了正月,草长莺飞,皇帝下旨,命太子亲自前往豫州,代天子出巡,犒赏三军。
代天巡狩的车驾在路上行了一个多月,终于进了豫州地界。
豫州知府,左右大将军,州县各县令,甚至野狼关的黄士铎等一干官员将士,纷纷出迎。
太子却只在豫州府衙呆了两日,便启程前往长怀县。
李星渊要会会这次他代天子出巡要见的主角——宿九曜。
而此时此刻的宿九曜,人正在野狼关外的铠城镇守,故而不曾回关内。
本来可以命人传召,但太子并未这么做。
车驾来至长怀县,新任县令安澄,武万里武都头,得知消息后,飞马赶出城外,跪地迎接。
而在太子的大轿之中,李星渊看着车外跪在地上的长怀县官员们,说道:“这些人你都认得?”
太子身旁,卫玉安静垂眸:“多半都是见过的。”
李星渊道:“要不要去跟他们寒暄寒暄?”
卫玉转开头。
太子笑道:“怎么了?孤也是好意……待会儿你见了宿小九,难道也是这样?好歹相识一场,可别寒了人家的心。”
第90章 第90 章
从上回卫玉离开了长怀县到现在, 已经差不多是一年半多的时间了。
卫玉发现长怀县的变化很大。
原本处处透着冷清萧瑟,灰败荒芜,一看就知道是寒酸冷辟、无人问津而少人居住的地方。
但是现在, 街头巷尾之中,悬挂的灯笼, 换新的匾额, 修葺的屋宇瓦舍, 包括行走其间的人, 无不透着生机勃勃, 显着喜气洋洋。
简直是旧貌换新颜。
卫玉很是错愕。
要不是那些古旧雄伟的建筑还在, 要不是她还能认出一些眼熟的路巷……她简直要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这不是长怀县。
但是相比较环境上细微的改变,跟之前的长怀相比,最为不同的一点,是“人”。
上回卫玉来的时候, 这里不过算是个偏僻的边塞小城,
路上遇见的大多都是本地人, 他们多数都衣着简单甚至破旧, 神情多半都带着些因天长地久日积月累的悲苦艰难、以及无能为力的麻木。
除了一些本地豪富, 普通人家很少见到有衣着光鲜的。
所以站在大街上放眼望去,多半都是灰突突的一片。叫人心情沉郁。
可是现在,站在十字街头,不必看向远处,身边儿就是川流不息的人群,而经过身旁的人, 穿红着绿,甚至衣着锦绣, 不在话下,他们时而驻足,招呼谈笑。
当然,这些也不全是本地人,因为在耳畔响起的说话的声音,天南海北的口音都有。
昔日卫玉来这里走一遭,街头上摆摊的不过是三四个,等半天不见买卖,透着半死不活。
可是现在竟是有好几条街都满满当当的挤满了摊贩以及闲逛的人,这种热闹简直无法言喻。
可是另一方面却又少了一些东西。
那就是原本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乞讨人群。
卫玉走了这么久,她竟没看见有几个乞丐,尤其是些年纪小的孩童,一个都没有。
卫玉有点惘然,好像看到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旧友”,突然就意气风发,逆天改命。
简直叫人不敢相认。
她心头意动,想要快点去快活林和纯阳观看看,这里到底还是不是她记忆中的那个长怀县。
“这里看着还不错,”身旁是太子的声音,李星渊看着卫玉,道:“之前听他们说起豫州这里,总不免提什么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之类的词,还以为真是什么苦寒僻壤的穷苦地方,现在看来,果然百闻不如一见。”
卫玉语塞。
太子虽然在本地下榻,可他并不愿意就留在驿馆之中,非得要微服私访、亲自出来看看本地风物。
听了这句话,卫玉心想,幸而李星渊没有在一年多前来这里,不然,只怕太子又要感慨另一种意义上的百闻不如一见了。
毕竟她这个亲眼见过之前那个长怀县的人,都不相信此刻眼前所见的繁华鼎盛。
因为实在是变化太大了。
崔公公陪在太子身边,闻言也不由的说:“可不是嘛。殿下您看,那是骆驼不是?这里简直跟京城一样热闹。这些人是打哪儿来的?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