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样的话便承认了自己辖下混乱,显得自家无能,就算接了案子,十分棘手不说,若解决不了,更是罪上加罪。
可是杨知县却丝毫推脱都没有,而且他在接手城隍庙闹鬼的案子上也显得很是清明坚决。
卫玉自然格外嘉赏,
直到杨知县不由分说地把小陆当做真凶来审问,乃至动用了刑罚使他定罪,卫玉才觉着怪异。
这就跟杨知县那精明强干的性子并不相符了,所以,要么是他装出来的清明,要么就是他装出来的愚蠢。
卫玉觉得是后者。
若这样,他急着要让小陆扛下罪名的原因就有待商榷。
卫玉只跟宿九曜设了个圈套,假如杨知县不来,那自然无事。
可惜银蛇剑毕竟做贼心虚,沉不住气。
谭英听她说完,咬牙垂首。
老五在旁问:“卫巡检,抓到了一个,另一个恶道士呢?”
谭英瞥向卫玉,似乎等她反应。
卫玉叫了两名差役,命去把城隍庙南院一口井搬开。
谭英听了她的吩咐,面如土色。
第58章 二更君
枯井内发现了失踪道士的尸首。
银蛇剑情知大势已去, 索性都交代了。
之前这失踪的夺命道士跟银蛇剑两人在江湖上为非作歹,手中都捏了不知多少条人命。
后来两人无意中杀了登云派的少掌门,被下了生死令追杀, 从此只能隐姓埋名,逃之夭夭。
两人因为分头行事, 这一两年内都不知对方如何。
直到这道士来到定县, 他无意中发现了县官原来就是自己昔日一起作恶的同党。
当初都在草莽, 如今对方已经是道貌岸然, 成为一方父母官, 而自己却如此落魄, 连住店的钱都拿不出来,还的在城隍庙栖身。
夺命道士便想向银蛇剑谭英讨些钱财,假如谭英不给,那大家就鱼死网破。
谁知谭英心思极深,知道只要汪四在, 自己这县官便做不稳当。
于是他先假装答应,那天便在城隍庙出其不意, 将道士杀死!
可汪四临死之时, 推动了殿前小鬼, 杨知县怕摔倒小鬼会引人注意,急忙扶住小鬼,小鬼底下的血,就是那时候沾染的。
谁知这一幕正好给那打更人看见,幸而天黑灯微,只看到了小鬼行动, 错以为闹鬼。
谭英藏起了道士的尸身,但是因为心怀鬼胎, 所以一直放不下,担心哪里露出破绽。
那天晚上,他回去查看,确认并没有留下蛛丝马迹,谁知徘徊之时,竟又给王大胆碰见。
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王大胆杀死。
从此闹鬼的传闻越发沸腾,自然没有人再敢靠近城隍庙,这样就正中银蛇剑的下怀,只要没有人敢进城隍庙,他藏尸杀人就永不会被发现。
可惜卫玉从这里经过,谭英知道她不好糊弄,怕她借机深究,于是正好抓了跟王大胆有过节的小陆来当替罪羊。
假如不是卫玉打此经过,这种江洋大盗来做一方父母官。可想而知会有多少冤假错案,贪赃枉法之举。
卫玉最后的问题是:“真正的杨知县在哪里?”
谭英沉默不语,袁执事在旁趁机道:“若还不说,就大刑伺候!”他还记得这假知县对无辜之人上刑的“威风”,很想让他自己也尝尝这滋味。
谁知谭英没有给他这个机会,直接说道:“我是先前在青松岭的时候,有个书生模样的人投宿寺庙,交谈中知道他要来此上任,我就……藏了他的文书印信,把人杀了……后来被江湖上通缉,我便正好带了印信来到此处,假冒了知县,本来以为万无一失,没想到……栽在你的手上。”
袁执事在旁哼道:“你也不亏了,我们卫巡检在京城里连范太保都敢查,那是皇亲国戚,何况你这江洋大盗?”
卫玉审讯之时,老镖主正同几个镖师聚在一起商议事体。
等卫玉命把银蛇剑带去牢房,武威镖局的总镖头出面:“卫巡检容禀。”
卫玉心里也有一点疑问,那就是先前镖局里所说的“跟杨知县勾结”,见他们来到,想必跟此事有关。
果然总镖头道:“原先小九爷也去我们镖局。我等都以为他是一鹭镖局的人,差点儿起了误会。当九爷拿出了巡检令牌的时候,我们又以为他跟杨知县是一伙儿的。所以也不愿意理会。至于原因……”
武威镖局在月前跟顺德府的一鹭镖局起过争执,原因系一鹭镖局不讲规矩,连续截了武威的单子。
这边派了少镖主前去理论,谁知他们竟不由分说动了手,打伤了少镖主,打死了一个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