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婚后绿茶夫郎是糙汉心尖宠/换婚后小可怜他有人宠了+番外(282)

作者:中单法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四人熟门熟路,直接到川渝。

那个平和慈祥的大婶,认出巴根后,给人家后背拍了好几下,一口一句小没良心,说好了来年来玩,她那腊肉熏了一遍又一遍。

结果两年没个信。

巴根在这个村子里玩(吃)了十几天,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临行前偷着给干娘塞了两张银票。

这一次来,干娘还是没变的,只是阿斯尔看出这家人有什么矛盾,跟巴根提了一嘴。

巴根就让沈常念去了解一下。

其实大矛盾没什么,就是婆媳的关系处不好,当媳妇的心大,惦记上一次巴根离开时留下来的银子,哄着去做了买卖,失败了,亏钱了,把气撒在婆婆身上,觉得婆婆中途没有再搭把手。

可农家的钱基本是从地里头来的,能去哪里搞钱?

这一次巴根来,那儿媳心思又动了,一直要撺掇婆婆从巴根身上搞钱,婆婆不肯,儿媳妇一口一个你不帮我我以后也不养你。

巴根知道后恨不得把干娘带走。

干娘是不可能离开故土的。

好在这家是有个孝顺孩子的,巴根用依旧不算流畅的汉话教干娘,要是有钱,自己留着,不要给别人用。

临行前又偷着塞了两百两,这才算安心的离开。

他不知道干娘后来知道了钱塞在自己席下,追出去二离地,却追不上一行人的境外好马。

……

因为有了目的地,几人直到云省,才放慢脚步,惦记的菌子先来上。

鸡枞菌是云省不会躺板板的菌子之一,清洗后撕条,晾干水分,和花椒蒜片干辣椒炸制,加入适量一点点的盐就可以,

因为鸡枞真的是有一股清甜,太多调味反而会盖过它的香味和本身的甜,

待冷却装起来,吃面,配米饭,或者其他的都非常好吃,不能炸过火了,火候控制好,既不会太干又可以尝到鸡枞的肉感!

几人都喜欢配面条吃。

素白的面条,来上两筷子的炸菌条,是一种有别于肉类带来的满足口感。

之后的菌类大杂炖,更是吃得过瘾。

当然,他们可不只是有君子,土豆泥软糯入口即化,加入云南酸腌菜,酸辣开胃,豌豆焖饭香喷喷热腾腾,超级下饭的红三剁,

在这里,腊猪脚腊排骨当锅底,加入清水煮熟了,直接烫菜,蘸料香酸辣,菜裹上蘸料汁,那叫一个过瘾。

这里的人还会用薄荷入菜,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吃了五天,没一个重复的菜,就是有一道菜上来的时候叫巴根有些忐忑,这人不爱吃听蛙,有点怕这玩意活着的时候,因此随着闽地的称呼叫田鸡。

但是人家不知道啊,上了一个青蛙背石板,把巴根纠结的,看到是蚕豆和糯米粉等材料做的,才松了一口气。“这里的人很喜欢蚕豆啊。”

春季,不吃蚕豆吃什么。

云省教会你,还可以吃花。

在这里,四人还瞧了大象,有个家族擅长驯养大象,在大象背后弄个华丽的座椅,四人都试了试,真的比牛背马背平坦,毕竟面积大,跟坐轿子一样。

几人吃喝玩乐,改道去隔壁的西广,听闻那边有一种闻着臭的美味。

路途中走错了路,误入了其他国度的边界,山林交错,也没有什么指示的标志,就不小心过界了,但这边没有什么守军,他们瞧见黑瘦小,五官也区别于应朝人的村民时,就察觉到了不对。

但幸运的是,几人遇到了一个老人,是从云城来的,年少时流浪被收养,后来就定居了。

倒是和外面的人交易过几次,应朝话一直都会说。

老人和沈常念聊得来,听闻几人为了吃出行,请他们吃了本地的河粉。

粉的汤头由新鲜牛腩、牛骨混合着多种辛香料慢火熬煮而成,浓缩牛肉精华的汤头加上顺滑的米粉与鲜嫩生牛肉,

在拥有丰富味道的番芫茜、金不换等佐料加持下,来自自然的清香在嘴里逐渐弥漫开来,最后挤些柠檬汁,更添清爽,

味道不错,双方初步有了点好感,沈常念没忍住也展露了一下手艺,把牛肉做出花来了。

老者甚至吃到了跷脚牛肉和薄荷牛肉,似乎熟悉,又陌生的菜色,带来了家乡的味道,让老人家亲自带着几人在周遭吃吃喝喝。

甘蔗虾,算是沈常念在这里主动学的第一道菜色,把去壳的鲜虾肉剁碎打成虾胶,裹在削去外皮切成条状的甘蔗上,再包上面粉、蛋汁等配料下锅油炸,

外皮金黄酥脆,虾肉由于吸收了甘蔗的清甜,既香,又鲜、嫩、甜,吃的时候,蘸着一碟辣椒梅子酱,简直绝配。

沈常念是梅子酱也买,各种作料香辛料种子也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