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婚后绿茶夫郎是糙汉心尖宠/换婚后小可怜他有人宠了+番外(260)

作者:中单法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不过就是秋肥的鸭么,他有。

今日菜色,大多沈常念都吃过做过,有一道炝虎尾倒是少见,是用鳝鱼尾背一段净肉,经开水稍汆加浓汁调味拌制而成,因其形似虎尾,故得此名。

鳝鱼通称黄鳝,算是鱼中上品,在中医看,有补五脏、疗虚损的功效,男子尤为喜爱。

瞧着林老爷吃了半盘子,沈常念心中微妙啊。

饭后林老爷说什么都要留宿,非要招待几人在这里逗留的时候待在林家。

沈常念确实是打算在江南逛几天,就准备回程的,便受了这份地主之谊。

心道,下次林老爷要是去北境,自己定要更好的招待。

行李进了林家,一个消息也随之进入了柳家。

“什么?出入了林家。”

林家可是比柳家富裕十倍以上的家族,还供奉好几位江南的官员,甚至和盐、糖、酒水等几个巨贾还有姻亲关系。

他们柳家在小老百姓眼里是大家族,甚至还有家徽,传承多年,但真的和如今的柳家比,那都不算盘菜。

“难怪他们那么嚣张,不把我们柳家看眼里。”下人还说是林老爷亲自接待的那个沈常念,一口一个老弟。

柳老爷眯着眼,早知道,便将那个野小子认下又如何,还能借着这个关系,和柳家搭上呢。

家里庶子那么多,管口饭就成……

只现在追上,也来不及了,人家牌子也给了,想碰瓷儿都碰不上。

不管柳家人怎么想,沈常念睡了一夜起来,傻儿子就吓了他一跳,只见封疾满嘴乌黑,看着像个啃了煤炭的。

问了才知道,人家吃的乌饭。

乌饭,是用南烛树叶取汁、浸泡糯米后、煮饭变成紫黑色的乌米饭,用乌饭树叶做乌米饭是传统立夏饭、农历四月初八更要吃乌米饭,这一习俗现今多流传于江南一带。

民间相信吃乌米饭可以祛风解毒,防蚊叮虫咬,而且在立夏这天吃乌米饭,可以身强体健、平安如意。

糯米经乌树叶汁的催化,吃了健脾胃、通肠道、安神明目。

“瞧你吃了这许多,怕是今年连个喷嚏都不会多打了。”

封疾嘿嘿一笑:“我给爹和大爹爹也要了十几个,你们也吃。”

吃了早饭,林老爷带着他们去了本地最大的酒楼。

饭菜吃了也就那样,真如师傅说的,那些所谓上台面的吃饭场合,主要已经不是味道了,也没有那股子烟火气,更多的是冷冰冰的摆盘。

沈常念觉着还不如自己练练手呢。

这日林老爷也没热情相邀,因为有个饭局。

沈常念借了小厨房一用,下人们最是会看眼色的,知道沈常念是林老爷亲自出门接待的客,哪里有拒绝的道理,还上赶着帮忙呢。

沈常念外出一趟,“带”回来几只肥瘦相间的鸭子,两只挂炉做了烤鸭,两只拿去试着做咸水鸭。

将鸭斩去小翅和鸭脚掌,再在右翅窝下开小口,从刀口处取出内脏、拉出气管和食管,用清水冲净,滤干备用。

光是这个操作,已然看出是个后厨熟手,一般人做,要不乱糟糟,要么口子越折腾越大。

处理了鸭子,沈常念拿了炒锅放在火上放入盐、花椒炒热,从翅下刀口处塞入鸭腹,晃匀,剩余椒盐取一半擦遍鸭身,再用余下的热椒盐从颈部刀口和鸭嘴塞入鸭颈,然后将鸭放入缸中腌制。

“这就,成了吗?”

第197章 炝虎尾

当然不是,腌制一个时辰后得去处,挂在通风凉处吹干,用空心芦管插入鸭子后门内,在翅窝下刀口处放入一片姜、一个葱结、一个大料。

烧滚清水,放入剩下的生姜、葱结、大料和料酒,将鸭腿朝上,鸭头朝下放入锅内,盖上锅盖,放在小火上焖小半个时辰。

这样总成了吧。

“差不多了。”沈常念将鸭拎起,使鸭腹内的汤汁从刀口处漏出,滤干倒入锅内,复又将鸭放入汤中,使鸭腹内灌入热汤,再放在小火上焖小半个时辰取出,抽出芦管,冷却后装碟即可。

两次灌汤,更加入味。

“尝尝看我成功了没。”沈常念请旁观的仆从也吃,自己拿了鸭腿部位给封霆。

几人慢慢品鉴,香、酥、嫩的特点都有了,这不仅算是成功,且超出普通水平了吧。

几位一起试菜的林家仆从,默默伸手多吃一块。

盐水鸭他们也吃过,老字号的也不是没有。

怎么觉得这位沈小哥所谓试菜,跟炫技一样呢。

盐水鸭眨眼就没了,那两只烤鸭也成了,拿出来,都不用片,一只给了封霆父子,另外的给其他人,不多时就成了鸭架。

封霆和封疾,一人给了一只鸭腿,沈常念咬了一口封霆拿的:“味可以,火候稍微差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