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大点的孩子,自然不难参详出沈常念的好意,好几个女娃子男娃子都哭了。
他们悄悄的雕刻出一个木头沈常念,躲在屋里面偷偷拜。
神明,他们还是信的。
但沈常念是在他们遇上被神明庇护前,出现的救赎,希望神明保护他平安健康顺遂一辈子顺利,是身无分文的小孩子们至纯的愿望。
第140章 施灵韵拒婚(上)
孩子们吃得上凉面,还做起了买卖。
小农庄自然也没被遗忘,沈常念亲自和后厨两个婶子一起忙活,做了三桶的凉面,一人一大海碗,还有蛋汤喝。
如今灶间,一个人干活也不够了,人一多,就需要两个婶子干厨房的事,就这,还是因为山上十一个人自给自足呢,要不两个人都能忙的够呛。
从给官老爷做饭,到规整山林,再到凉面成了卫所的食物潮流,时间悄然过去了一个月又大半个月。
夏日最酷热的时候也过去了。
今年夏日确确实实没再出幺蛾子,如今接近初秋,到处都可见成熟的瓜果粮食。
小农庄尤为突出,那菜地硕果累累的样子,叫人见之欣喜。
沈常念估摸着时候,部分作物提前收割,给军营交了一次,顺便卖了三头肥猪、四头羊、二十只鸡,以及三百个鸡蛋。
隔日,又在采摘过的地方补上了能快熟的菜蔬,距离冬日还有百日,足够很多菜慢慢成长了。
这么一错开,不但能挣军营的钱,还不耽误自家之后制冬菜。
又隔日,前段时日才成婚的夫妻里,有好几个女子都怀上了娃子,更是给小农庄添上了一个新的光环。
不但养地,长菜长肉。
还招财,招娃儿咧。
当二妮娘给沈常念汇报,说最近还有那十来年都没怀上娃子的夫妻来求住一段时间。
人家一个月给三两银呢,只要能跟着他们一起吃饱就成,他们还会一起干活。
二妮娘哪里能做这个主,自然是先打发了的。
“小农庄可没办法给人宝包生孩子,这种事再有,就直接拒绝了吧。”
沈常念也是哭笑不得。
回去说给家里人听时,倒是提醒了封母一件事。
如今都沈常念进门第四个年头了,封有山也已经十六,因为月份问题,也能称作十七了,男子十五六成婚的多的是,他已经因为去年要考试,本来计划的婚事没成。
今日被这小农庄趣闻一提醒,她倒是惦记起来了。
人家姑娘在家里两年多,什么品性人格,大家也都清楚,那是对施灵韵没有半个不好的词汇都没得,如今是不是可以把婚事给办了呢。
反正前年大赦天下,施家选择留下,要办婚事,其实是并不艰难。
封有山斯斯文文的低下头,耳根都红到脖子后面去了。
他是对施灵韵一眼惊艳,又在后来的相处中日久生情,便是入了读书人的门槛,也从不多高看自己几分,甚至因为施灵韵的才华,经常为她折服,少年郎嘛,吃得好睡得好衣食无忧,又和心上人日日相处,难免梦回十分,也会出现小状况。
他确实很高兴母亲提起这件事。
也期待这件事。
然而,施灵韵这边却先做出了为难的模样。
封有山一盆凉水兜面,只觉得手脚都有些发冷。
灵韵,竟然是不愿的吗。
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还是没有功名,亦或者,灵韵是有了其他属意的人??
施灵韵抿唇,次日便回了娘家。
这对封有山的打击更大了。
沈常念怎么看怎么不对劲,晚上就跟封霆商量,这事儿不对头。
“我也觉得不对劲,这姑娘对有山,绝对是有情,且一心一意的,我瞧得出来。”封霆捏着媳妇的手把玩,脑子也不忘回想下两人的表现,却没找出什么矛盾点。
就在几日前,他还撞见了施灵韵做了新点心,兴高采烈去送给有山。
沈常念一下抽回手坐起身来。
“你说,灵韵前几日做了点心,送给有山,是送到学塾那边??”
封霆点头:“对,那日我不是终于做出你要的那种压面的磨具么,给你拿回来的路上瞧见的。”
“那日,我却是听春杏婶说了一句有山今日饭量挺大,才刚吃了点心,晚饭的凉面还吃两大碗……”当初没感觉的,不觉得这话有什么问题。
毕竟家里不缺这口吃的,孩子只要吃得下不会撑坏了,十碗都随便吃。
可如今再结合一下封霆说的,怎么就那么巧呢?
他随后心有灵犀道:“你是说,问题可能出在那一天?”
也就是说,和学塾这个地点有关。
那么,按照人之常情推断,要么是施灵韵自己发生什么事了,要么是看到什么,要么,就是听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