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来计划这半年将老人家收留在自己院子里,老爷子却表示就想在小农庄住,还能帮他看看。
沈常念劝了两句也就随他心意。
外祖父要留在外面,不和自己一起生活,沈常念是有心理准备的,并不惊讶,只精心布置了一个什么都不缺的卧室给老人家住着。
待遇比之前住的不知道好了多少。
但他每日还是要去意思意思干点活的,有封霆经手的打赏,老爷子干的活等于以前的十分之一的劳累程度。
六月中旬,白天里炽热的时间更长了,沈常念也很少再往深林里去了,家里两个小姑娘也不再出去卖东西。
还好院子修建好后,空间大了很多。
泥瓦匠有经验,在设计上趋向于冬暖夏凉。
因此,大家只要不憋在屋子里,倒不至于热晕。
沈常念泡了凉茶,做了甜水,在井里冰镇下,喝下去倒也舒服。
七月还没到,顾家热火朝天起来。
顾怀安的嫂子生了。
生的是个小公子,沈常念得知后心下说不出的滋味,对这个孩子多了几分喜爱,送的礼竟重了些。
野山参一对,去年存的没用上的皮子几张,挑选了一个长命锁,一并送去,把顾怀安高兴得不行。
“我就说我和常念的关系铁吧,瞧瞧,就算是那些总旗小旗,也没我哥们送的礼重。”
顾嫂子身边的婆子亲自出来,替夫人小少爷道谢。
顾怀安明面上嘚瑟了一天,私底下却赶紧给沈常念补贴了一张银票。
足足五十两之多。
要知道,顾怀安自己一个月的月钱都没这多。
估计要存半年。
沈常念失笑,怪道两人能相处得好呢,哪一次不是有来有往?
那句话怎么说来得,远亲不如近邻,这近邻也是需要相处、来往才会超过远亲,不是么。
因为天热,今年的菜提前了半个多月开始收,大家生怕再过几日,那菜没长好先在地里头晒干了。
其实也差不多了,大多数菜已经出现了蔫吧的状态。
小农庄收上来的菜,沈常念带着家里人进行处理。
留下一些能吃上几日的,其余的不是腌成泡菜,就是做成菜干,又找柱子的媳妇讨教了一下咸菜好吃的方法,一连几日,封家忙忙碌碌的,盐都买了好几趟。
沈常念趁机将万物生的一些菜过了名路,在洗菜的时候不断的加进去,导致这数量简直多得都要叫封家人怀疑了。
好在对于小农庄的具体产量,封家是无从得知的。
这些辛勤的行为换来了地窖里多了一个大缸,十几个小坛子,甚至辣椒都直接腌了一坛。
刚闲下来,就听说卫所开了个新门面。
一开始平平无奇,只挂了幌子,连敲锣打鼓的人都没。
可第二日开始,知道这家店的都疯狂的往店里赶。
只是,不买东西,就不能进去,这让沈常念都提起了兴趣,在黄昏,热度没那么高的时候,带着家里人去凑凑热闹。
一家人穿着还可以,到门边的时候看到那个规矩,便露了荷包,表示是来买东西的,人家就放行了。
进了门发现里面有个大屏风,挡住了里面的内容物,这就显得很神秘了。
不过,男女都放行,应该不会是什么乌糟地方。
几人刚绕过了屏风走进去,一股清凉的风迎面而来。
让人为之一振。
“这……怎么做到的?”封母脱口而出,整个房间的温度和春天一样,格外的怡人,阵阵清凉的风,能瞬间吹走空气中焦灼的燥意。
屋内,各种坛子铺开,有人在品鉴,仔细一看,那坛子都是装在扩口大缸中的,缸内堆着很多……冰????
“少爷小姐太太们,是来喝我们的冰露还是冰酒啊。”
沈常念要了两杯冰酒,四杯冰露。
冰酒凉丝丝的,喝下去时像是用冰水冲刷了一下五脏六腑,冰露的口感也如此,还会少几分后劲。
沈常念看了看颜色微微发红的冰露。
第104章 沈常念之二巧思
这像是某种红色果子压榨出汁,他掏钱又买了一杯,这次浅尝辄止,和封霆分食了一杯。
确实是本地的一种果子,应该是还配了糖和水。
周围人都是享受的表情。
“好凉爽啊~”
“嗯嗯,真好喝。”
周围都是夸赞,沈常念注意到,一般杯子的冰露喝完了就要续杯,要么就买一坛子离开。
“请问,这冰卖吗。”喝完后,沈常念拦了个小二问道。
对方很客气的回答。“啊,不好意思客官,不可以哦,因为这个是不能吃的冰,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不对外卖冰呢,只出售冰露和冰酒,过段时间还有冰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