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是什么坏人,只求一个公平而已。
“冷云同志再怎么说,也是间接地救了黄良,不说句感谢话就算了,连冷云同志的表彰大会都不愿意来,唉!黄良这个人,真是……”王文进一边摇着头,一边说道。
技术员们仔细一想,黄良还真是不知道感恩啊!
表彰大会结束之后,张厂长笑眯眯地走到了冷云身边,小声地说道:“我家小儿子实在被他妈养的有些单蠢,别人处事糟糕透顶了,如果他在科室里面针对你,你不要怕,尽管跟我说,我到时候把他安排去其他科室,免得碍你的眼。”
冷云一听这话,肯定不会傻乎乎地赞同张厂长的话,有些家长就是自己可以说自己孩子的不好,但是别人不能说。
“张爱国同志挺好的,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了,跟这种人打交道也挺轻松的。”冷云费了老半天的劲儿,才找到夸奖张爱国的地方。
张厂长哈哈大笑,“你不用替他说好话,他什么德行,我一清二楚,你受了委屈千万不要忍着,关于技术部的事情,我也很遗憾,你要是想去,我也可以安排你进去。”
冷云摇了摇头,拒绝道:“我在宣传科挺好的。”
张厂长拍了拍冷云的肩膀,鼓励道:“好好干,厂里不会辜负你的。”
冷云点了点头,笑眯眯道:“我会的。”
冷云跟张厂长聊完天后,就跟在冷爱国身后一起离开了食堂,手中拿着新鲜出炉的自行车票,心里美滋滋的,想了这么久,终于可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了。
其实,冷云有些不理解,四合院里买得起自行车的家庭还是挺多的,虽然说自行车票有些难得,也不是完全得不到的。
但是他们都舍不得买,所以院子里没有一个家庭有自行车,导致她想去远一点的地方,都必须去街办处借自行车。
冷云回到办公室里面,同事们都祝贺她,羡慕她可在领导面前刷了脸,以后有啥好事,都能想到她。
她谦虚地笑了笑,没有回话,反而选择认真工作,毕竟好好工作才是硬道理。
同事们也不好继续再说什么,不过心中对于冷云的印象好了很多,毕竟她平日里除了怼张爱国之外,对待其他人都是温和有礼貌的,交代给她的任务也能认真完成。
冷云下班之后,就去车间找冷爱国了,工人们看见冷云,少不了地又夸奖了一遍,得亏她活的时间长,不是真正的年轻人,要不然还真会在这种夸奖之中迷失自己,觉得自己非常厉害。
冷爱国见自己的女儿来了,也没有争取加班,而是选择和冷云一同离开。
其中一个工人调侃道:“这女儿好,这女儿妙,她来厂里之后,可算是轮到我加班了。”
众人一听这话,都乐了起来,冷云也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在这个年代,加班可是荣耀,现代的人都是巴不得不加班,这个年代的人都是巴不得天天加班。
加班也不是你想加班就加班的,还得争取加班,加班多的人才有资格评先进,选为车间小组长,可以说是工厂把内卷这一套玩得明明白白了。
冷云和冷爱国离开轧钢厂之后,就径直地往百货商场走,他们成功地用自行车票和150元买到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
还好是六十年代,要是五十年代,那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还得有身份才行,这150块钱也不是冷云一个人出的,冷爱国也出了一半的钱。
他们买好自行车之后,两人又去了自行车管理部门,给自行车砸钢印,上金属号码牌。
在这个年代自行车也是要上牌的,冷云一开始知道的时候,也是非常惊呀,不过,仔细想想这个年代的自行车,相当于现代的跑车,也就理解了。
还要有一个自行车执照,才能办理号码牌,虽然她没有,但是她爸有啊!
所以号码牌也非常顺利地办好了,这样上路才踏实,否则被协查人员拦路查到了,是要交罚款的。
交罚款还问题不大,要是怀疑你的车来路不正,整个车都要被没收。
而且自行车还是要缴税,一年差不多2块4毛钱,养一辆自行车还挺费钱的。
两人骑着自行车回家,一路上吸引了不少的目光,所到之处,他们两个就是最亮眼的崽。
四合院大门口,一群大妈正坐在前门口聊天,李梅也在其中,她心不在焉地聊着天,自从冷云跟她说要买自行车之后,她就一直惦记着,下班就往家里跑,就是想早一点看见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