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一来,他反而是好心办坏事。
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池晚宜婚姻变故会直接影响到祯河的股价,而祯河董事会最近正计划以股权融资收购国外一处宝石矿山。
祯河已经为这项收购项目付出了很多前期成本,就算抛开这些成本不计,收购宝石矿山也是祯河集团发展珠宝设计、提升其品牌价值至关重要的一步。
身为一个年轻的奢侈品品牌,祯河成立至今只有短短三十年。五十年前,池晚宜的父亲池祯考上了F国顶尖珠宝设计学院,并拜国际顶尖珠宝大师奥莉维亚为师。
他在国外求学过程中偶然结识了同样才华横溢的池河,两人互相欣赏,很快就坠入爱河,踏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不久就一同回到了国内,携手创业。
祯河虽然比不上国际奢侈品长达数百年的地位积淀和历史古韵,但凭借着巧妙的设计理念与精湛的工艺,也收获到一大批中高阶层顾客的认可。
但这些努力仍不足够,祯河离顶级奢侈品还有相当漫长的距离。
而现在,一个大好的机遇就摆在眼前。
一直以来,祯河服装部发展得要比珠宝设计部强上许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服装可以靠设计感赢得顾客的认可,而珠宝设计却要求原材料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机遇稍纵即逝,如果错过了,祯河未来十年或许都将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如果这个时候传出婚变,祯河集团的股价势必会跌,内斗之下,这次并购竞标就极有可能失败。
所以,他起码得等这个并购项目成功结束后。
至于第三个原因,那就是他目前还没有证据。
没有任何宋俊实质上的违法犯罪证据。
提前行动,只会打草惊蛇,最多也就只能把宋俊赶出祯河集团。
只是这样,那怎么够?
他当然是要宋俊失去一切,锒铛入狱,牢底坐穿。
打蛇就是要抓住七寸,一击致命。
在原书时间线里,祯河早已不复存在,宋俊经营的公司变成了“俊书”。
或许在池晚宜骤然去世后,祯河就被里应外合的宋俊与傅家人拉高股价套现出手,宋俊利用从背叛祯河得到的好处发展起了他和陈书书的奢侈品品牌“俊书”。
这中间肯定会涉及不少违法勾当。
只不过宋俊无才,俊书最后也没能做下去。濒临破产之际,宋俊向傅赫川献上了池绪,这才换来了昇阳的融资。
昇阳资本是傅赫川的父亲傅决与江宁成立的一家投资公司。
裴谨修确实没想到,宋俊竟然这么早就搭上了傅家人的船。
看来就算日后池晚宜没出事,宋俊想吞掉祯河的野心也昭然若揭。
调查宋俊这件事,裴谨修最终还是交给了系统。
听完裴谨修的吩咐,系统很快就消失了。
刚好七点整。
看完新闻联播后,裴谨修仿佛入定般,静坐着整理了一下思绪。
十五分钟后,他站起身,先准备好了笔墨纸砚,又从书架上挑选出了几本字帖。
摸过那几本似曾相识的古朴书籍,一时间,裴谨修有种打破了世界壁垒,触摸到了原本时空的虚幻感。
“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注1)
裴谨修学书法也很早,和原主差不多大小年纪,他还记得自己临的第一个帖子是《曹全碑》。
那是裴泠特地为他请的书法老师,名叫贺华年,任首都书法协会会长。
裴泠去世后,裴谨修流落澄县福利院。
小地方贫穷落后,裴谨修本来是没什么机会继续学书法的,但因缘巧合之下,澄县希望小学的语文老师孟子冬发掘了他的这一特长。
孟子冬是个狂热的书法爱好者,见到裴谨修的字后,惜才之心顿起,辗转为他找来了澄县最好的一位书法大家,李游。
也正因孟子冬的这一举动,间接地将裴谨修从彼时无法挣脱的泥沼深渊中拉了出来。
往后五年的时间里,裴谨修天天跟着李游学习书法,风雨无阻。
他从书法里一步步地明心正性,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重回裴家后,连贺华年都对裴谨修的字赞叹连连。
两位书法老师都对裴谨修帮助巨大。方才那一段话,正是第一节上课时贺华年教他的。
彼时的裴谨修大字不识一个,哪儿能听
得懂这些佶屈聱牙的之乎者也。直到后来,他才知道这番话出自蔡邕的《笔论》。
所以裴谨修也很乐意带着池绪一起练字。
这让他有种跨越了时间与空间,薪火相传的使命感。
八点一到,池绪就准时准刻地跑来敲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