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道只是个演员(85)

作者:治病神仙水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君子。”田甜打开手机,给他看刚结束不久的投票。

选项里还有竹笋、蟹粉、道袍等等,但君子遥遥领先。

下面粉丝踊跃评论:

“我喜欢道袍,这样,谢老师就可以把我……”

“拉倒吧,谢老师是神仙,谁都不许YY他!”

“蟹粉太沙雕了,先给pass!”

“竹笋倒是不错,但苏子扬的粉丝都是苏子叶了,感觉怪怪的,不想跟他家划为一类。”

“就是,才不要跟他们一起做植物,我觉得君子最好!”

“我也投君子!谢老师什么都会,人又低调又暖,简直符合我对君子这个词语的所有幻想!”

“我也喜欢君子,我们以后就是君子,要变得像谢老师一样优秀!”

朝气蓬勃的女孩子们,热血起来丝毫不输给男生。

这在谢之的世界,几乎是看不到的。凡俗女子多被严苛的纲常所束缚,糊里糊涂地嫁人,三从四德地过一生。

田甜见他嘴角出现弧度,便笑着问:“谢老师觉得怎么样?”

他点头:“非常喜欢。”

再看田甜拿来的资料,是关于一部电影的。

《最后十日》

猛地一看,并不像抗战影片的名字。但细品下来,又透着股紧张感。

如果结局大团圆,“最后”两个字便代表着希望。如果这电影是悲剧收场,那么“最后”两个字就藏着绝望。

谢之往下读简介。

【1945年夏末,在日本投降的前一个月,我国个别地区战况依然激烈。侵华日军为了取道撤退,加足火力开路前行,所到之处,是变本加厉地烧杀掳掠。本故事就发生在南方一个小镇——为了阻止日寇逃窜,也为了保护家乡不受践踏,当地十五个有志青年组织起来,在城楼上自发抗敌。他们靠着顽强的意志,仅用区区土枪,与日军抗衡十日之久……】

后面还有一段长长的文字介绍,说这个剧本取材于民间真实的抗战故事,当地还设立了纪念馆。

居然是真实发生的,谢之叹服。

那个年代的人,意志何其刚强。

田甜在一旁说:“谢老师,这个故事特别感人,光看简介我都觉得热血沸腾。”

谢之:“是的。”

“您如果有空,这两天去见见吴子明导演。”田甜不放心地叮嘱,“范文韬特别喜欢这个本子,就差给吴导跪下了。可主角是个知识分子,他一副硬汉形象不太搭。还有苏子扬那个心机boy也在争取,他现在跟方姐走到一起了,可别再出什么馊主意坑你。”

谢之算算这周快结束了,“那好吧,安排到下周一。”

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等田甜一走,玉婵就从楼上飘下来,“我好崇拜你啊,要演大英雄了。”

谢之提醒她:“我只是个演员,你崇拜英雄就够了。”

玉婵翻着剧本,摇头叹息,“我有点后悔了,早知道把那些电话全都拦下来,让你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拍戏上。”

“……”谢之说,“你都筛得只剩下两个了。”

玉婵理直气壮,“那些想靠着改风水走捷径的,做了缺德事遭了报应的,都不值得帮!就算要帮他们,也得耗一阵子再说。”

这女鬼是红衣厉鬼,却难得的是非分明。

再者,谢之觉得全部揽下来,工作量实在太大。

而玉婵留下的这两家,一个是经常梦到死去的亲人,但始终听不到对方说的话。另一个是晚上总是被鬼压床,都精神衰弱了。

临出发前,谢之拿出陈依娜给的面罩,看了十秒之后,又默默地收起来,戴上原本的墨镜和口罩。

本来就是不想引人注目。如果带上这种只露出眼睛的面罩,怕是会成为人群中最惹眼的哪一个……

他在打车软件上叫了个车,下午进了市区,按照对方提供的地址,来到第一户人家。

目前他的手机号码还没有大幅扩散。陈金平的圈子里,都是非富即贵,这家也不例外。虽然住在市中心,但独门独户,是个有些年代的花园洋房。

这家的主人名叫陈桐,是陈金平的远房亲戚。父亲是从政的,他自己则担任本市某杂志社的总编。

谢之到了以后,家里却只有一个老太太。

房子是古典欧式风格,当中透着浓浓的书香气息。谢之问:“就您一个人在家?”

老太太解释说,“先生,电话是我打的,陈桐是我儿子……唉,他不信这些。”

“既然不信,他又为何会做那种梦?”

寻常的魂魄,只能依靠残留的灵力入梦交流。但不信鬼神的人,精神层面会多一层屏障,怎么给他托梦?

除非那是厉鬼。

但老太太叹了口气,“是我做的梦啊……陈桐跟他爸一直不和,长大之后就早早搬出去了。他爸走了以后,他就把我接过去照顾。这两天家里装修房子,我们就又搬回老宅来了。然后我晚上做梦,总是看见他爸站在床边,指着床头说什么,可他影子太模糊了,我看不清楚,更听不明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