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南枝还真没想过,多少有些猝不及防,主要是怕她家里人和宋青之间不合,其它倒是无所谓。
除了她爸妈姐弟回来过年之外,还有一件事,她妈妈觉得她现在这样不是办法,虽然有副职,但到底不稳定,所以给她想了个法子,让她师承中医,出师后考职业助理医师证,护理转中医。
全家都做医生。
医生这个职业,越老越香,可以干到退休,哪怕退休后也依旧是香饽饽,很多医院想抛橄榄枝。
她爸妈就是,干到他们这个年纪,一个月本身就两三万的工资,还有退休金什么的。
也格外受人尊敬,和老师这个职业不遑多让。
南枝其实很羡慕奶奶,也想和她奶奶一样,到老都有很多人上门看她,有什么事都找她商量,孩子高就拿不定主意就来找她。
她就像这个村里的明灯,有时候村干部都会过来和她唠唠家常,隔三差五送些礼品慰问。
见识广,认识的人多,眼界开阔。
她爸妈回村,村里也是一大波上门的亲戚,拿着片子排队找她爸妈看。
平时在医院就是排队都约不上号的专家,回了村后说着说着话,病就看了。
她小时候没怎么在大人那边受委屈,就是在孩子群里叫人欺负过几次。
然后就是过年过节从天明等到天黑,好不容易说是放假可以回来,转头就被医院叫走,要不就是出了什么事回不来,聚少离多,基本没怎么见过爸妈。
别人留守儿童好歹过年过节还能聚上一聚,她只能等到爸妈送来的礼物。
说没有怨是假的,只是随着成长和接触的事物变少了,能理解爸妈了。
她辞职,爸妈应该也是没少操心的,她自己都没再考虑过工作,她们已经将她的后路想好。
她爸妈说老中医也联系好了,家乡就是本县的,儿子也是中医,老中医忙,走不开,儿子要回来祭祖,家里拆迁,没地方住,正好她收留几晚,顺便商讨一下相关。
家里房子大,收留一个人没什么问题,南枝在思虑许久后答应了。
听她爸妈说,人现在已经快下高铁,马上就到了,希望她接一下。
从这里到高铁站要半个多小时,她现在就要出发。
南枝简单收拾一下后,告诉宋青,她去接个人,顺便拉点煤回来。
他俩基本二十四小时蹲在家里,不怎么出去,很消耗煤,前阵子才刚买了一小堆,没几天就用完。
宋青正坐在电脑前,无心工作,脑海里都是上午南枝告诉他的,她爸妈和家里人过年要回来住。
他无法想象到时候的局面。
“宋青?”南枝发现他在发呆,多喊了一声。
宋青才回神,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南枝车小,他一个人就要占用两个座位,他一个,轮椅一个,没多少空拉煤,再另外载一个人,所以南枝是想告诉他,这次不能带上他。
他表示理解,送走了南枝,关了院门后朝阳光房去。
南枝家里的房子稍微抬高了些,大概一个台阶的样子。
从院子到阳光房也有一个台阶,但两边是个滑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两边的屋檐正好在那条线上,做成楼梯会积水,滑坡可以流水,还是什么原因,两边确实是滑坡,但很小。
只够他轮椅通过,他驾驶轮椅也有一段时间,技术还行,每次都能顺顺当当上去,再顺顺当当下来。
但不知道为什么,从那个滑坡上来时,突然就没有了信心,操控着轮椅,上上下下的练习。
这个斜坡南枝说有安全隐患,她已经买了栏杆,等货一到就安装起来,把斜坡围住,这样他在上下的时候哪怕没掌控好,也不会翻下去。
栏杆要定做,至少四五天回不来,而她爸妈还有两天就要放假回来了。
宋青像是着了魔似的,每次都能顺顺当当过来过去,但还是练习了很长时间。
轮椅电量下降,他才停下进了屋,依旧没有工作,继续坐在电脑桌前发呆。
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思虑什么,半响后进了房间,将自己身上的睡衣换掉,穿了身日常装。
南枝没说接什么人,但大差不差应该是她的亲属吧。
宋青换完了衣服后,坐回到电脑桌前,还是定不下心编写代码,将目前做的内容保存下来后,把电脑桌面收拾了一下。
接到消息的时候俩人正在电脑桌前一个画画,一个写程序,到底是乡下,位置偏,很多外卖不到,吃什么美食要专门出去买,南枝不大喜欢出去,所以买了很多零食在家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