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番外(920)

作者:西羚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原本看到后世这么喜欢研究唐宋文学,本就更有了创作的动力,现在看到被毁了这么多,顿时有了大受刺激的创作心。

他们要把那些被毁掉的书籍全部写出来,全部藏到墓里,地下,要想方设法,留给后世一个历史的真相,一个华夏原本就有的文化盛世!

【对此咕咕只能表示:虽然皇帝总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但是天底下最不能相信的就是帝王的承诺。】

【君不见,但凡帝王给功臣赏赐了什么免字金牌、丹书铁券、黄马褂各种特殊奖励的,往往死的也最快。这种与其说是免死金牌,不如说是来自帝王的阎王帖:阎王要你三更死,不会留你到五更,帝王又何尝不是。】

得到黄马褂赏赐的年羹尧:“……”

他觉得天幕好像暗示的就是自己!

雍正时期,年羹尧因为常常打胜仗,得到了雍正帝赏赐的一件黄马褂。这种因立功而被赏赐的黄马褂又叫做“武功褂子”,虽然没有天幕所说的“免死金牌”之类那么厉害,但也的确是因功获得,是重臣才有资格得到的。

年羹尧忍不住召来心腹,打听宫中的情况:“妹妹现在如何?”

心腹低声道:“娘娘近日身体似乎不大好了。”

年羹尧心里一个咯噔,想起皇帝最近的态度,再想想天幕的暗示,感觉脖子有些凉飕飕。

该不会,妹妹一去,皇帝就开始清算,自己跟着也去了吧!

【除了文学,戏曲也是,管理更为严苛,甚至有了明确的歧视政策。】

【比如,清初对秧歌之类的民间小戏管制严苛。】

康熙十年,禁内城开设戏馆,将京城“唱秧歌妇女及堕民婆,令五城司坊等官,尽行驱逐原籍”。

四十五年九月再次驱逐京城秧歌妇女,此外还有《禁满洲学唱戏耍》。

上海曾数次严禁花鼓戏,在绍兴师爷传钞秘本《示谕集录》中记录了在福建梅邑一带严禁演唱采茶戏,《禁夜戏示文》更是特意强调“只许白昼搬演古来义夫、节妇、孝子、顺孙故事,足劝人为善者,断断不准夜戏。其秧歌花鼓,尤属非法”

哪怕到了清朝末年的光绪年间,朝廷对秧歌、花鼓、采茶戏等民间戏曲依然是限制状态,认为“秧歌……无非淫词亵语,为私奔、私约者曲绘情态”,只允许正统戏班子搬演古来义夫、节妇、孝子、顺孙故事,足劝人为善者,并且只允许白天演戏,不准旗人和官员去戏园看戏、不准外官畜养优伶,也只能是万寿、丧殡、张筵、聚会等活动时演出。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桃花扇》这样描写明末和南明朝廷的戏曲,就显得格外难得。】

天幕放出一折《桃花扇》的戏曲快剪:

才子侯方域,遇见了名妓李香君,才子佳人,你来我往,情意绵绵,情浓之时以题诗宫扇为定情信物,互述衷肠,曲调悠悠,唱的人心都旖旎了;

很快,音乐猛地阴森诡谲起来。

奸臣马士英、阮大铖想要与侯方域结交,通过画家杨文聪故意出资促进二人的婚事,却被李香君毅然决然地怒斥和拒绝,侯方域受到鼓励,一起拒绝了阮大铖的拉拢,却最终被阮大铖陷害,不得不投奔史可法。

节奏声越来越激烈,还伴随着人物的奔跑、逃亡、撞击。

阮大铖反过来威逼李香君嫁给他人为妾:“侯方域已经丢下你跑了,不会回来了,你不嫁人做妾,难道还想当一名娼妓!”

“我宁死不屈!”李香君性格刚毅,面对阮大铖的逼迫,猛地以头撞柱誓死不从。

血液洒落在两人的定情宫扇上,把以为要闹出人命的阮大铖吓走了。

随后,两人的画家朋友杨文聪到来,看到此景对李香君佩服不已。他以血画作桃花,李香君让杨文超帮忙,把桃花扇寄给侯方域以明志。

转眼间,南明被破,最后的安身之地化为一片战火。

侯方域与李香君在乱世中辗转流落,最后齐齐聚于栖霞山出家……

【作者孔尚任是山东曲阜人,孔子第64代孙,在康熙年间最高曾任户部主事。他结识了一些南明遗老,产生兴趣后,历经十几年创作了《桃花扇》,不久之后,被罢官,此后终身未曾起用。有传说是他因为《桃花扇》被贬,也有说他卷入了贪污案。】

【不过根据孔尚任的家世和康熙晚年敞开国库给大臣们自由借钱的风格,卷入贪污案反而不太准确,如果他不是孔子后人,恐怕不止是被贬。】

已经罢官在家的孔尚任,看着天幕上的戏曲,跟着唱着自己书中的词,摇头晃脑,一起跟着陶醉。

才子佳人,风流美貌,这选择很符合他的审美!

上一篇:庸俗游戏下一篇:芜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