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落榜考生那么多,现在天幕如此提倡医术,他不愁找不到好的会写书的弟子。
不为自己,为了大唐也要争这口气!
【元朝时,手术更加成熟,不仅有了手术义眼,还有手术修复断裂的鼻梁。】
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中详细记录了手术安装假眼的过程,放出图片。对眼睛的结构已经接近现代了。
元朝的鼻梁修补术接近现代的隆鼻前身,后来传到了古印度,被古印度的医书《SushrataSamhita》记载下手术过程:
从额头上取下一块皮肤,但不完全切断,而是翻下来盖住鼻子,迅速缝合,然后在鼻孔插入两根蓖麻来保持鼻子的高度,不断调整鼻子的形状,最后用棉花覆盖,等待伤口愈合。
【因为原版失传,这从古印度的医书中的内容可能不完全准确,但我们能看到和现代医学相似的地方。】
【比如,自体皮肤移植,伤口缝合,棉花覆盖有些类似现代的术后棉球止血和棉纱布消毒覆盖。】
天幕简单介绍概括一番后,声音突然激昂起来,并且特意配了恢弘的音乐,让人一听就感受到:接下来的内容不一般!
【华夏古代的海外贸易,兴于隋唐,盛于宋元,衰于明清;】
【同样,华夏古代的官方医学教育,起于魏晋南北朝,兴于隋唐,盛于宋元,衰于明清。】
【谁能想到呢,在文明开放这一方面,明清还比不过被后人总评论“蛮元
的元朝。】
【在医学方面,元朝的开明与兴盛,超越了封建帝制国家的所有朝代!】!
第126章 第 126 章 医学与生命10
蛮元?
忽必烈:我哪里野蛮了?
他召集天下学子和天下宗教,学习中外知识,儒学阴阳术数理学医学都学,哪里野蛮了。
但是忽必烈再一想其他蒙古贵族,自己很快就想到了答案。
不对,肯定是其他贵族拖元朝后腿。
虽然是蒙古大军,但是并不是只有蒙古族,混合了许多骑射民族。
还有后世子孙,并不是每一个都支持学习汉文化。
忽必烈作为统治者要统治天下要博学,但并不代表整个统治阶层都有这个觉悟。整体而言,依然是少数民族的思维。
.
朱元璋气咻咻:大明竟然比不过蛮元?蛮元哪里好了!
他一边嫌弃,一边曾经在历史上依然深深受到了元朝制度的影响,比如继承的“种/姓制度”,要求一个户籍的家庭世世代代只能从事一个行业,比如农户、匠户,世世代代都是如此,便于管理,但是也容易导致僵化。
或许是因为出身阶层太低,让朱元璋受到从小长大的环境影响,能看到的并不多,也或许是因为屠龙者终成恶龙,登上皇位之后更想阶级稳固便于统治,只要百姓顺从就好。
.
玄烨:同为草原民族,元朝都能在部分方面得到后世的好评价,大清为什么不可以!
大清一定能做得更好!
【前面的经商和海外贸易时没怎么讲元朝,因为元朝的海上贸易机构主要承袭宋朝,大体上改变不多。】
宋朝皇帝别扭,感觉为敌人做嫁衣裳。
元朝皇帝颔首。
他们的市舶司制度不但继承了宋朝,对外贸易的海港没变,连人都没怎么变。
宋朝重用了一些波斯商人当市舶司管理者,后来部分波斯商人背叛了宋朝,投降了元朝,在元朝摇身一变,跃居于汉人之上。
在元朝,他们得到了厚待,海上贸易做得更为繁荣盛大,当然,享受的依然是上层贵族,与底层平民无关。
【但是到了医学,元朝不得不提,因为它在前朝的基础上,做出了重要的创举。比农业上创立农师制度更大的创举!】
铁木真:看来他的子孙做得还不错,因为这些他还没创立,显然是子孙做得。
忽必烈微笑:没错,是我!多夸点,我爱听!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元朝,有了真正面向民间的官方医学学校,有了华夏历史上第一次的医学学术交流会,甚至有了以医学从民间提拔人才的选才制度,以及将医学学校与“三皇庙”结合的崇高地位。正是从元朝开始,医学才开始正式成为官学,大大提高了医学人才的文化素质与道德素质。】
【然后到了明朝又被皇帝沉迷炼丹给打回原形。】
【如果有一天皇帝们死后在地府相会,我想前朝皇帝,尤其是唐宋元大概会群殴明清皇帝。】
【这里还是建议明清皇帝多多习武吧,不然到了地府打不过呢~】
朱元璋:哼,元朝就是被他赶跑的,根本不带怕的!
但是再一看自己的孙辈,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