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番外(683)

作者:西羚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巴清也看过《韩非子》,看到这名字就笑了:“昔日有郑人买履,今日有郑人卖履。”

乌氏倮往旁边的楚人店铺抬抬下巴:“这算什么,这边还有楚人明珠呢。”

《韩非子》里也有楚人卖明珠,郑人买椟还珠,今日楚人干脆不卖“椟”直接卖明珠。

巴清看的忍俊不禁。

一行人一边走,一边看,

巴清看到本就被天幕提到过的洞庭之鱄、具区之菁、江浦之橘、云梦之柚都出现在了水果店;

昆山之玉、随和之宝、太阿之剑、江南金锡、西蜀丹青、阿缟之衣、锦绣之饰出现在地方特产店;

还多了许多跟着天幕出现过的后世画面学习的新店铺:

比如“茶叶铺子”,刚上市的新茶,数量稀少,非常昂贵,能有资格来买茶的也是少数。

还有木质的家具,藤编的箩筐等,巴清甚至看到了一座藤编的摇椅,看着就舒服,立刻心动了,让车夫买了搬到马车上,她不坐马车了,走着回去。

乌氏倮笑眯眯看着,嘲笑一顿巴清让椅子坐马车自己走路的行为,然后又用马鞭指了指靠近护城河的方向:

“听说那边以后晚上会开放灯市,陛下让宫中的工匠在制灯。”

“以后的事……”巴清刚说完,突然先看到了一抹亮丽的风景:“纸鸢!”

还不是一个两个纸鸢,是一面纸鸢墙。

各种各样的纸鸢都挂了价格标签,用麻绳串起来,系在纸鸢的竹骨架上。

大秦原本便规定了商品要标记物价,有了后世出现过的画面,以及发明成熟的纸张,现在价格标签也就顺势出现了。

造纸术成熟之后,做纸鸢成本很低,这些纸鸢价格也不贵,根据做工的精美程度从1枚到3枚秦半两不等。

一位看起来有些憨厚的老者站在纸鸢墙边,看到两位气度不凡的妇人,紧张地搓了搓手:“夫人,买纸鸢吗?”

巴清看得眼花缭乱,反而是乌氏倮搭话:“你这纸鸢是自己做的纸吗?”

“是的咧。”老者闻言有些自豪,“跟官府的人学的,在学宫那里免费学。”

别看他年纪大,他学得最快,连官府的人都夸他有天赋,做得比年轻人还好。

“颜料呢?”

“颜料得买,不过混水可以用好久。”

老者说完,期待地看着两人:

“买一个吗?最近风大,放风筝能飞很高。”

巴清童心大发:“买那个燕子,要两个。”

“4个秦半两。”

巴清还没取,乌氏倮已经大方地给钱:“我来吧。”

老者珍惜地解开麻绳,价格标签还可以给下一个纸鸢用。

巴清大方接过纸鸢,一只递给乌氏倮:“走,放纸鸢去!”

.

商业街还没修建完,但是已经有了集市的规模和热闹的人气。

这段时间还有不少咸阳人单纯是出来看热闹,然后看看什么商铺在什么位置,便于日后寻找。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种地。

大秦的冶铁相比前朝很发达,但是相比唐宋这样的繁华后世,还是差很多。

目前朝廷又派出勘探队去找矿山,提高冶铁产量这样的工业研究最慢,现在还没有出来重要成果。

但是小商品小玩意学得快,做得快,虽然定价不高,但是积少成多,对于不适合种地的人来说就是一条生路。

这一条街看过去,能看到管理商铺的多是残疾人或者老人妇女小孩。

大秦的军功制让大秦目前的土地已经不够分,目前把这一条商业街的新商铺优先分开了退伍的伤残秦锐士和其他立功还没兑现的秦锐士的家属。

——历史上,军功没有及时兑现,让老秦人对大秦也死心,曾经也是秦国覆灭的原因之一。现在,也被彻底解决了。

农田不够用,那就用商业街,商铺。

对于农耕工具不够发达的大秦,尤其是一些只剩下孤儿寡母的秦锐士家庭,商铺比田地更省事。

老弱妇孺不用担心体力不够种地,有一家小商铺,学一门手艺,成年人可以做东西,小孩也能帮忙看着铺子。

巴清和乌氏倮拿着风筝顺路走过去时,就看到那才五六岁模样的小儿已经能口齿清晰的喊价:“这个1枚秦半两!”

巴清眼角突然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猛地看过去,又觉得不对。

那位应该不会出现在这里吧?

他出行也是大军随行,怎么可能私人来这里?

这可是城外,不如咸阳宫安全。

“你看前面那个地方怎么样?周围没有树,不会勾到纸鸢。”乌氏倮指着远处的高地问道。

巴清收回心思,罢了,她也管不了一位帝王,随他吧。

“走,就去那里,看看我们谁放得高。”

上一篇:庸俗游戏下一篇:芜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