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陛下!”
一行十二人 齐齐应喏。
玄烨亲自看着他们的背影融入黑暗中 一点一点消失 仿佛是看着大清的未来 也如同这浓得化不开的夜色一样 黑暗的看不清方向。
不知道大清的未来在何处 不知道天幕的到来是否能够改变大清灭亡的危机 也不知道根据天幕的提示改变到底是好是坏……
行动上迅捷 心态上惆怅。
在复杂的心情中 玄烨迎来了七日之期的到来。
当荆咕的声音准时出现时 玄烨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还好 终究是有那么一点亮光的。
【今天的商业贸易 首先从货币说起。】
【而货币 离不开金银铜贝。】
【华夏人喜欢黄金 也有不少方士曾经尝试过“点石成金”。无独有偶 在西方同样有炼金术师研究炼金术。
到了现代 人类依然在研究各种各样的“炼金术”。】
一提到“点石成金” 大家齐齐精神了。
军营里练得精疲力尽躺在地上大喘气的士兵眼睛亮晶晶 努力抬起脖子试图听得更清楚;
民间练习棍棒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庶民 正在自己给自己上药 嘶嘶嘶的呼痛不停 听到这话立刻把呼痛声忍了回去 就怕听漏一个字;
正在提石锁练习力气的女子 满头大汗 放下石锁 擦干从额头上流到眼睛里的汗水 就怕视线被影响看漏了步骤。
还有嬉闹的孩童 平日老人宠爱也舍不得打 这个时候毫不犹豫喝止孙辈的嬉闹 让大家都安静点。
荆咕在天幕上放出了黄金的图片 那金灿灿的诱人光芒 让大家看得眼直 连着荆咕的声音也变得动听了起来。
【假如给你一千克重的废弃手机 一公升的海水 和一千克的粪便 用于提炼黄金。】
【你们猜 这几种炼金术 哪个可行哪个不可行?】
古人:???
什么废弃手鸡?什么海水和粪便?
这些玩意 哪个跟黄金有关了?!
第101章 第 101 章 商业与货币1
【这个谜底,我们稍后揭晓。】
【今天,我们来正式讲述商业与货币经济的故事。】
【首先,华夏虽然自古以来一直实行重农抑商,但是论历史,华夏的商业史非常非常悠久。除了建国更早的古埃及,华夏的商业史比擅长经商的古希伯来人、古腓尼基人、古巴比伦人都要早,更不要提近代商业的欧美,在华夏有了正规商业时欧美连商业萌芽都没有。】
古人们或矜持或明显,各自露出自傲神色。
华夏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商业同样是非常早就有的老祖宗。
就算古埃及先诞生,但是古埃及文明早已断绝,只有华夏可以不用称呼“古华夏”。
这是文明带来的骄傲,是不分时空不分年代让华夏人自信的千年底蕴。
【但是为什么,华夏的商业落后欧美那么多?甚至到近现代,在国际商业战争时我们经常因为反应不过来而吃亏?】
天幕在提问,但是几乎所有帝王都沉默了。
为什么?
他们自己比谁都清楚。
这一次,赵匡胤赵光义都觉得扬眉吐气了。
他们老赵家,总算做对了一次,宋朝的商业可以笑傲群朝代!
【我知道大家肯定理所当然觉得是华夏自古以来的重农抑商,以及“贱商”政策,但是不仅仅如此。】
首先,与文明有关。
华夏的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气候上适合农耕种植,华夏先民自古以来习惯了自给自足,许多百姓甚至老死不相往来,也没有商业竞争的观念。小农经济的封闭保守性质,让百姓自身就对商业竞争没有太大的需求。
其次,与地形有关系。
比如商业最为发达的欧美地区都是平原地区商业最为发达,包括古埃及经济发达的也位于尼罗河的冲积平原上。相反,华夏多高山峻岭,道路阻梗,南北相隔遥远,东南海岸线又复不长,航海贸易也很难发展。
第三,是贱商政策。
自上而下的重农抑商政策,整个社会都轻视商人,连朝廷也缺乏商业知识,民间有志之士也不愿意从事商业,让商业无法繁荣兴盛。
第四,是资本浅薄。
历朝历代的经商者,一般都是个人资本,小商小户,在经商上面各自为政。这样的个人或者家族力量,缺乏大魄力。而且国家既没有奖励,反而动不动打压商人,对商户更是重大损失。所以欧美日本反而后来者居上,凌驾在华夏上,入侵华夏后抢夺了华夏的商业市场,也抢占了华夏的经济命脉。
.
朱元璋最听不得什么是华夏原本有、且诞生的比较早,最后被其他蛮夷超越。
尤其是里面夹杂一个让人恨之入骨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