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番外(571)

作者:西羚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

“大汉也可以有。”刘彻摸摸下巴道,“不如,就叫做‘绣衣使者’。”

汉代原本有专门管理侦查活动人员的官吏“候吏”,“候吏”也可以简单的说是那些情报工作者的头头。

原来的历史上,一直到汉武帝晚年,因为农民起义,刘彻才派范昆、张德等人,衣绣衣,持节及虎符,用军兴之法,领兵兵镇压农民起义,由此产生了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朝“绣衣御史”,也称“绣衣直指”。

因为天幕的启发,“绣衣御史”提前诞生了。

.

唐朝的官员齐齐松了一口气。

还好,大唐帝王开明,从来没有情报特务机构。

大唐虽然有负责侦缉逮捕的官叫做“不良”或“不良人”,他们的统管者被称“不良帅”。不过他们负责的是追拿罪犯,更接近捕快。

.

宋太宗年间,大臣们彼此眼神传递话语,噤若寒蝉。

赵光义改武德司为皇城司,负责宫禁护卫,刺探情报,这里的情报,就包括文武百官,颇受士大夫阶层忌惮。

而在赵光义的后面,他的子孙们同样没有放弃皇城司,并且因为战争频繁,使用间谍更为普遍。

间谍的身份也变得非常复杂,遍布各行各业。小商小贩、僧道,甚至敌国的将领、妻妾,乃至于出使外国的使臣,都有可能是间谍。

.

“高祖有锦衣卫,成祖有东厂,宪宗皇帝有西厂,朕有内行厂也不算什么。”正德皇帝在豹房里,一边与小太监娱乐,一边听着心腹太监刘瑾汇报内行厂的消息。

朱元璋设立的锦衣卫,起初是仪仗亲卫,后面被赋予特权就变成了情报机构,但是朱棣设立的东厂后来者居上,能监察百官,也能监察锦衣卫。

到了明宪宗朱见深任用太监汪直设立的西厂,监察锦衣卫和东厂,更为厉害;

到了正德皇帝时期,西厂势大失控,正德皇帝朱厚照又让太监刘瑾设立内行厂,监察锦衣卫、东厂和西厂。

不过,因为正德皇帝的短命,内行厂同样短命,在历史上不如东厂西厂知名,但是在当时臭名昭著比二者更甚。

.

玄烨大气道:“诸位不用担心,我朝可没有东厂西厂。”

大臣们一片恭维之声,但是细细观看,只有北方的官员在恭维,南方的官员各个表情不自在。

南方地区是反清复明势力最为庞大的地区,为了巩固统治,康熙在江南设立了“二织造署”,这并不是单纯管理丝织品给皇帝当钱袋子的肥差,因为商人的流动性,从先秦时期就有使用商人当间谍打探消息的先例,这“二织造署”最重要的便是给皇帝提供秘密情报。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便在任江宁织造时给康熙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

玄烨曾多次叮嘱曹寅:“以后有闻地方细小之事,必具密折来奏。”

所以,南方官员谁知道有没有被曹寅上报过秘密,当然不自在了。

【史世用在日本当间谍一年半,成功完成任务后返回大明。

回程途中,遭遇了海上风暴,流落到日本的萨摩岛,九死一生只剩两个人活了下来。】

【后来遇到琉球国使者——这里重点提示,明朝时期,琉球是大明的附属国,钓鱼岛也是大明的!】

【琉球国使者主动把史世用等人带回琉球岛,以此为中转送回大明。史世用在琉球岛,发现这个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日本野心勃勃想要占领亚洲,必定首先占领琉球岛,以此为中转来作为海上跳板侵略其他国家。】

【事实证明,史世用很有远见,后来日本侵略了琉球岛,在此设置冲绳县,后来以此为跳板侵略了我国的台湾。】

回国后,史世用将所有情报,整理成《倭情备览》一书,在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他的情报更是被友军朝鲜视为珍宝,收获了朝鲜方面一致好评。

但是奈何,个人的力量挽救不了颓败的国势。

百年后德川家族还在,大明却已经改朝换代,从明朝变成了清朝。

【每次看到王朝末年,人才辈出,豪杰遍布,分明可以看到华夏从来不缺人才。然而真如古书所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小人物费尽千辛万苦,用生命为国家争取生机,也敌不过高层的昏庸举措。】

文人一张嘴,就可以否认所有人的努力。

大明的间谍在日本辛苦运作,在刀尖上起舞,大明的官员在朝鲜和谈时联合日本使者作假,两头骗,结果导致了第二次朝鲜战争;

大明的名将在东南沿海几乎打光了日本倭寇,反而因为政治清算被连累贬官,最后在落寞中落下时代的帷幕;

上一篇:庸俗游戏下一篇:芜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