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表现。”
最后李世民才道:“起来吧。”
侯君集只觉得背后出了一身冷汗,原本的骄傲自满在此刻吓得烟消云散。
而天幕上,关于他的事还在继续点评,越说侯君集越羞耻。
【很多人认为侯君集是掺和到了夺嫡之争才背叛李世民,然而侯君集很早就开始飘,或者说,不把李世民看在眼里了。】
在攻打高昌后,侯君集想要留下纪功碑。
本来好好找块石碑刻就刻吧,但是部下姜行本更会媚上,看到西域留下的班超纪功碑,请示侯君集后,把班超纪功碑磨平,在上面刻上侯君集灭高昌的功绩……
而且灭高昌时,侯君集侵吞乐高昌王室大量的珠宝美玉、并且强占高昌王室女子,以致士兵纷纷效仿,将高昌国洗劫一空,后来还被记入了史书《旧唐书·侯君集传》中。
后来李世民只是训斥,依然把他当心腹,但没想到,心腹的野心并不仅仅是金银珠宝和美人,想要再来一次从龙之功。
对比之下,对权力一直保持理智、及时隐退的李靖显得更为人间清醒。
【班超纪功碑做错了什么?你非要磨平,自己再立一块碑不行吗,还是西域缺石头?】
侯君集快哭了,满朝文武都投来谴责的目光。
李世民反而笑了:“君集啊,你是想要超过班超吗?”
侯君集再次“噗咚”跪下:“陛下,是臣糊涂啊!”
【人想要稳住自己,太难了。】
【开国将领如此,皇帝也是如此。侯君集飘,李隆基也飘。】
李隆基:“……”
说侯君集就说侯君集,怎么又开始骂他了?
别骂了别骂了,在改了在改了!
【或许,这就是大唐盛世为什么如此短暂吧!】
【哎!】!
第94章 第 94 章 武术与军事11
【宋朝是华夏古代专.制社会前后期的分界线,是专.制社会从前期转入后期的决定性的关键时代。】
【从宋朝开始,政治上开始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
比如,军事上内重外轻,把军事力量集中在首都周围,京城禁军拥有最精良的装备,以及最多的人数。
在政治上同样重内轻外,行政体制高度中央集权。
在社会上采用优待士大夫、以礼相待和钳制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文人士大夫,造成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
种种政策下来,折射在军事方面,便形成了本质上是消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与重文轻武结合,成为了“弱宋”。
尽管宋朝文治鼎盛,官方修书编纂了历史上第一步兼具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的综合性兵书《武经总要》,编纂了第一步军事丛书《武经七书》,还拥有最先进的火器火药,但是仍然改变不了它被困于辽、西夏,亡于金、蒙古的命运。
尽管宋朝有了发达的文化产业,有了科举取士的上升途径,但从来不是科举制有了许多人才就能改变“弱宋”。
瘸腿注定没法正常行走,思想再发达也只能困守原地。
.
“我还是打过胜仗的,怎么就弱宋了?”赵光义不服,“这是污蔑!纯属污蔑!”
赵匡胤静静地看着赵光义,反常的没有揍人。
他已经不气了,非常平静。
弟弟没救了,最后发光发热一下,研究出了毒药火器就送他上路。
平静的心态下,是毫不犹豫的杀心。
【正因为宋朝是属于消极防御,两宋时期艰难打出的胜仗,其实都属于防御战。】
【北宋末年,东京保卫战,是在东京防御金国;】
【南宋末年,钓鱼台保卫战,是在钓鱼城防守蒙古。南宋能抗住蒙古40年,基本上都是属于防御战。】
【但是,伟人曾说过: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而两宋的最终灭亡也证明,消极防御是不可取的,最终依然避免不了战败。】
“原来我们这种防守叫做防御战……”李纲原本是进士及第出身的文人,打赢了东京保卫战才开始从武,他沉思着,“除了防御,大宋难道不能打出去吗?”
直到听到天幕提到的伟人的话语,顿时醍醐灌顶:“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说得好!”
大宋步步防守,蛮夷步步紧逼,最后大宋只能步步后退。
大宋如果不想继续后退到龟缩一角,必须进攻!
但紧接着,李纲就想到了大宋的困境。
他们,真得能打出去吗?
【那么宋朝为什么不敢出击,真得是因为骨头软不敢打吗?】
【首先,我们说一下宋朝的马。】
【唐朝骑兵彪悍有一个很大的优势,是马匹多,养马场也多。】
【但是宋朝完全相反,是马匹少!越到后面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