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来织布的?”
门口有负责接待的仆人,是一位模样和善的中年妇人,看到妻子的模样热情地问道。
“哎,是。”
“别紧张,跟我来吧,现在已经有人了。”
妻子被妇人带着走进工厂,看到宽阔的大房子里有许多的纺织机,但是坐在纺织机前的女子目前还不到十个人。她不由地有些担心,人这么少,天幕上的那些大工厂可是几千人,这纺织厂会不会办不起来,万一办不起来她的报酬怎么办?
这时有位坐在织布机前在劳作的妇人看到这位新来的,眼前一亮,冲她挥了挥手:“阿娥,这边。”
领路的妇人看到二人熟识,笑了笑:“既然你们二人相识,你就坐她附近吧。”
“哎,好!”阿娥走向自己邻居旁边的织布机,两人可以一边织布,一边聊天。
领路妇人又交代了一下这里哪里有喝水的地方,哪里是如厕的地方,哪些简单的规章制度需要遵守,今天需要纺织多少布匹,吩咐完后就离开了,门口还需要她继续招待。
等领路妇人一走,阿娥更放松了,两位妇人开始熟悉的一边织布一边小声地聊起天来。
“你也来了。”
“是啊,我来得早,已经熟练了点。”
“这好像比咱家的纺织机好点。”
“那可不,有用铁呢。”
“用起来更快,听说上面的梭子也是改良过的。”“是很快,还省力!”
“等做完了,晚上咱一起回去!”
“那工钱……”
“说是试用期每天下工后日结,以后办起来了会变成月结。”
“那就好。”
阿娥听到之后,心里安稳了许多。
安稳之后忍不住贪心,难得有个能干活挣钱的地方,如果纺织厂能办起来,她也就多了一个长久的进项。就怕办不起来,拿不到报酬。
此时,年轻的厂长同样也在担心,目前女工都还没招太多,但是好在有。
她派人制作更多图画,让人去街头传唱。
等下工之后,厂长回去请教家中的当家人——已经搬迁到了咸阳的巴清。
“清夫人,咱家已经有那么大的矿了,怎么还要办厂?”厂长第一次出来自己干事业,一干就是这么大这么新的项目,还有些惴惴不安。
“这纺织厂办起来,就算织布多了,也可以做成衣,但是买不起的还是买不起,堆积起来卖不出去怎么办?”
巴清悠哉悠哉喝着大秦刚研究出来的茶叶,目前量很少,她的这一份还是陛下特意赏赐的。
厂长羡慕地闻着茶香,想喝也喝不到。
巴清喝完茶,这才问道:“知道陛下官办了一艘车船厂吗?”
“知道啊,还去了好多厉害的工匠,听说墨家人也去了不少。”
巴清又问:“有了更多的车,更大的船,还愁布卖不出去?”
能卖布的地方多了去了,谁能不穿衣,谁家不需要布?
哪怕庶民现在买不起,这么多厂办起来,以后赚钱了的庶民还会买不起吗?
更何况若是能出海,按照海外对华夏布料的喜爱,恐怕布料卖到海外更赚钱。
巴清就听说,有个竞争不过自己的巴蜀豪商就方言不跟自己挣,打算去抢海外市场。
笑话,就算她已经老迈,她的族人那么多,就不能也去抢海外市场?
“赚钱的机会就在眼前,不把握住,迟早要被后面的人抢走。”巴清对着年轻的女厂长意味深长道,“我老了,但是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坐在老人的成果上坐吃山空,要往前看。”
“是。”
“且看着吧,这个机会来了,带来的改变还大着呢!”
.
汉朝时期,汉朝与匈奴的边境,有个汉人鬼鬼祟祟找去与匈奴人接头的地方,这一次,里面等待着一个不同方向的人物。一看到那人,汉人立刻跪下了,激动地呈上最近盗得的宝物:“大汗,这是大汉研究出来的宝贝!”
“这是何物?”军臣单于看着单薄雪白的纸张,没有冒然接过,保持着警惕心,“最近你们大汉出现的天幕留下的宝物就这?”
“大汗,这是纸张!”汉人奸细连忙开始介绍,“纸张的材料比羊皮廉价,什么野草,树皮都可以,而且能写字能画画,还能做成书本,还能做衣服做盔甲……”
他按照天幕上看到的纸张的用途好一通吹嘘,从听到能做衣服做盔甲开始,军臣单于的表情就严肃起来,越听到后面越意识到纸张的重要。
最后,军臣单于问奸细:“你会?”
“我只是负责打探情报。”奸细一阵苦笑后,看到军臣单于不满,为了证明自己还有用连忙道,“但是我知道谁会!大汉有造纸工匠,我们可以抢工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