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番外(322)

作者:西羚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虽然,朱权为了自保不得已而为之。】

天幕开始放出朱权的纪录片,给洪武年间的朱权演示,他后来的人生有多么身不由己。

倒霉鬼朱权,先是因为朵颜三卫势力强大,被朱棣逼着参加靖难之役。

靖难成功后,朱棣就开始忌惮他的能力,没收了他的军马和朵颜三卫,把他的封地改到南昌。而且明确规定,朱权到南昌后待遇一切从简,连王府都不必单独修建。

为了让朱棣放心,朱权晚年开始醉心“茶事”,在家研究茶道,而且研究的还是宋朝的点茶戏。

这本书,分为《品茶》、《收茶》、《点茶》、《熏香茶法》、《茶炉》、《茶灶》、《茶磨》、《茶罗》、《茶架》、《茶匙》、《茶筅》、《茶瓯》、《茶瓶》、《煎汤法》、《品水》共十六个部分。

书中的每个环节,都写得十分清晰明了,很明显朱权对茶事不是附庸风雅,是十分专注深入的了解过。

【虽然朱权早年身不由己比较倒霉,但是晚年专心茶道后,茶事反哺朱权,让他修身养性,晚年得以以70岁高龄善终,他也是朱元璋所有儿子里死的最晚的,熬死了所有兄弟,笑到了最后。】

【朱权不是最长寿的。

朱元璋活了71岁,朱元璋的第三个儿子朱桂活了72岁,都比他更长那么一两岁。

但作为第17子,还是活了70岁的17子,朱权是死的最晚的,死的时候大明第9任皇帝朱见深都已经1岁了。】

【朱权最终送走了朱棣、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笑着活到了最后。】

永乐年间,被软禁还被监视的朱权在南昌仰天大笑:“哈哈哈哈!本王原来如此长寿!”

70岁高龄,值了!

笑着看着朱棣和朱棣的儿子、孙子先他而死,也值了!

还有《茶谱》一书传世,更是值了!

宁王妃踢了他一脚:“再笑,明天锦衣卫就送你先上路。”

朱权立刻憋屈的捂住自己嘴巴,但是身躯依然颤抖着,这种快乐不让发泄,太难了……

宁王妃看得忍俊不禁,她也很想笑,但是一想到还处于被监视的状态,南昌王府也处处是钉子,想肆意一下都容易有生命危险。

“算了,你那书不是还没出来吗,写书去吧。”

“对对对,我的书还没写,我写书去了!”朱权立刻飞奔去书房,总算转移了注意力,可以继续苟着了。

宁王妃也松了一口气:看在这本书还没写出来的份上,陛下也没理由杀人吧?

【从明朝开始,官府便把茶马交易上升到了关系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的国策高度,用茶叶换取战马成为了重要的军政措施。】

朱元璋傲然:“没错,朕定下的。”

洪武四年开始,朱元璋便下令陕西汉中、金州、石泉、汉阴、平利、西乡诸县,茶园四十五顷,茶八十六万余株。四川巴茶三百五十户,茶二百三十八万余株,宜定令每株官取其一。无主茶园,令军士摄取,十取其八,以易番马。

在当权者的重视下,官府直接官营,三条茶马古道齐头并进,官府在各地设立主管茶马交易事务的“茶马司”和对茶马古道进行全程守护制度以及道路维护制度。

单独是徽州到巩昌府,就茶茶马古道经过的各地添置茶运所,官吏管理,通计11站,每处设茶夫110名。

其他地区也不遑多让。

这样一套从上到下、从官到小吏的完善政策下来,也标志着国营茶马古道的开通。

.

宋朝,赵祯:“快快快,抄抄抄!”

大宋也有茶马古道,也有茶马交易,也设置了茶马祠来统一管理茶马交易。

原本还在介意天幕不提大宋,现在看来才发现这大明做的真的更完善。

大宋的茶马交易拦不住商人的私底下走.私,宋朝和西夏的茶叶走.私屡禁不止,甚至在横山一带形成了集中点。

连朝廷官员、地方上主管茶叶的官吏和驻扎士兵也参与茶叶走.私,仁宗年间发生过大案,一向仁慈的赵祯杀的血流成河。

但是,依然存在。

大宋的冗官冗兵制度也导致想要清理贪官污吏变得更加困难,茶叶带来的战马并没有预计的那么多,至于战斗力,更不用提了。

而且,从唐朝到宋朝,假茶屡禁不止。

唐朝实行榷茶法,几乎垄断了制茶贩茶的全部利润,民间想要购买茶叶,也只能从官方设立的买卖点购买,而且价格昂贵,于是有了假茶贩子的诞生;

宋朝更是假茶泛滥的高峰期,假茶贩子或是掺杂如桑叶、茶梗等杂质来压秤,以此获得高额利润,或是将已经使用过的茶叶进行二次加工,先是晾晒,然后再添加石膏一类的“增色剂”,就可以制作出“还魂茶”,拉到市场上再次贩卖。

上一篇:庸俗游戏下一篇:芜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