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番外(286)

作者:西羚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看向他的大臣们,里面也有不少人的书籍传到后世,稍微一想现在正在使用的纸张更脆弱的特性,嬴政有了新的主意:“纸张虽然易于携带但是更容易破碎,日后竹简写书藏于墓中。”

而且竹简对于盗墓贼而言也不值钱,或许能保存更久。

刘彻时期同样想到了这一点,他的想法更丰富:“大汉的丝帛朕看到后世保存的不错,日后试试让绣女绣书,也保存在墓地里,总有能传下去的。”

董仲舒提醒:“陛下,那首先得让绣女识字。”

刘彻:“识字就识字,绣女在宫中,让宫中女眷和宗室女子一边教授识字一边绣书。”

董仲舒:“……”

非常高效率,主打的一个是个劳动力都不放过。

经历了隋末乱世的李世民感伤:“每次王朝末年战乱时期,起义军动不动焚书挖坟的,书籍藏在哪里都没用。”

别说秦始皇被项羽盗墓烧咸阳宫,天幕不野放出他们大唐的皇陵被盗,皇宫应该也没逃过。

哎,王朝末日,该如何避免才好?

【如果说《齐民要术》奠定了日本的农业基础,《天工开物》就让日本的农业科技进一步革新】

【《天工开物》记载着17世纪华夏农业、工业和手工制造业各种科技,是一部百科全书式著作,配有插图二百多幅,不仅代表着当时华夏的科技水平,也代表着17世纪整个东亚科技水平的高度。】

《天工开物》传到日本后,学者们分为几个流派认真研究,不仅推动了日本农业的发展,也影响了日本的科技技术革新。

1777年,木村青竹著《纸谱》引用了《天工开物》中造纸的部分;

1797年,木村善之著《砂糖制作记》借鉴了《天工开物》中制糖的部分;

1801年,增田刚《鼓铜图录》中参照《天工开物》从含银的铜中取银的方法;

1804年,曾槃和白尾国柱合编《成形图说》,引用《天工开物》农业和栽培植物的内容;

1838年,宇田川榕庵的《舍密开宗》引用《天工开物》李的土、玉石、药石内容;

……

1859年,佐藤信渊著《经济要录》,引用《天工开物》最重要的思想——富国济民!

“夫开物者乃经营国土,开发物产,富饶宇内,养育万民之业者!”宋应星双目含泪,终于有人懂他了。

《商君书》说“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可商君已经是几千年前的古人了,那时诸侯国并立,四面环绕强敌,现在大明朝是统一王朝,百姓都是自己的国民,为什么还要弱民贫民!

【现存《天工开物》的第一个外国刊本就是日文版,近代华夏印制的大部分《天工开物》都是根据这个日本唱本刊刻成书。】

“华夏的书籍,为什么又要从日本引进?”朱元璋听着一本本书全是大明的,然而后世想要学习全是从日本引进,浑身不得劲。

大明的书籍,难道就没有传到后世吗?

难不成是那清军入关把大明的书籍全毁了?

朱元璋自己一幻想,再次杀气腾腾。

对着父亲时不时冒杀气,儿子们都已经习惯了,熟练地往远处躲了躲,被朱元璋看到,又是一声厉喝:“躲什么躲!给朕滚回来!”

【直到1952年,国内才发现了明代原刊本。】

【最后再来说说既有四大农书、又有明朝四大科技著作的《农政全书》】

【“农政”二字表明了徐光启以农治国、以农治农的理念和政治抱负,有开垦、水利、荒政等18卷议论,是明朝农学集大成的著作】

【当《农政全书》在明末传入日本后,在日本广受欢迎,现存的《农政全书》各类版本多达15种34部,数量堪称农书之最】

在《农政全书》传入之前,日本学的主要是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和农业技术,日本借鉴性不强;

《农政全书》传入之后,日本开始接触到南方湿地农耕技术,并且开始对不同季节的耕作时令、不同地区的耕地性质等详细分类,所以该书又被称为日本的第一部 重要的百姓农书。

《农政全书》里记载了水旱虫灾的治理方式,还附了400多种可供饥荒时期充饥用的草木野菜目录,这里的大部分救荒本草,在中日两国都是重要文献。

1732-1736年,日本发生了为期4年的大.饥.荒,这些内容对克服饥荒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时的日本文人再次各种研读《农政全书》写作,只在江户后期和明治初期就写作出184篇与之相关的农书。

【当丰臣秀吉因为华夏的农书和农业政策强大日本后,开始磨刀霍霍向明清】

【万历年间,丰臣秀吉给自己的爱妾写信: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明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

上一篇:庸俗游戏下一篇:芜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