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番外(273)

作者:西羚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小心翼翼:“陛下,不如让医家试试?臣跟牛马根本没多少打交道的机会。”

“此言不差,传令医家人试试。”嬴政受到了启发,“原来什么疾病都可以治疗,人可以,牲畜可以,想来植物也可以。”

恰好天幕说到了这里:

【周密编《癸辛杂识》专门教授人们要顺从鱼的天性养鱼,鱼苗出售时要常换水防止缺氧,途中如果要休息要专人摇动;】

【沈括《梦溪笔谈》种记载闽中果农培育小核荔枝的技术;《种艺必用》传授果树种植、移栽、嫁接、施肥和病虫防治的方法。林木种植也也走向成熟。】

嬴政:“病虫防治?”果然,植物生病了也可以治疗,还可以预防生病。

这些书如果大秦也有该多好!

“鼓励民间农人,尤其是农家弟子和医家弟子写书著作,若有所成者,朕必有重赏!”

这位对功臣从来很大方的帝王,所说的“必有重赏”十分有吸引力。

【为了方便百姓记忆,农官会特意把农业知识变成方便记忆的农谚。农谚涵盖天文历法、耕作技术等多方面内容,我们现在听到的许多农谚其实都是起源于宋朝。】

“地久耕则耗”

“木奴禾,无凶年”

“二月劝农,十月劳农”

……

宋人被夸的荣誉感爆棚。

是他们大宋的,都是他们大宋的!

大宋这么厉害,创造发明了这么多东西,是最厉害的!

但是很快,荆咕长长一声叹,叹得赵匡胤心头一颤:来了!又来了!就不能让他再得意几盏茶吗?!

【唐宋时期人才济济,尤其是大宋,文豪辈出。

陆王心学的陆九渊,程朱理学的朱熹。

诗圣杜甫,词圣苏轼。

风流才子秦观,科学巨人沈括。

文武双全的一代名相寇准,救国救民的将军李纲。

还有太多,太多后世知名的文豪名臣,都曾在农田里挥洒汗水。

他们同样是顶天立地。

他们脚踩农田,耕农植桑,脚下是华夏大地,是苍生黎民;

他们头顶苍天,志存高远,看向的是万里江山,是社稷安稳。

他们带领着亿万百姓庶民,共同守护着大好河山。

可惜……】

听到自己名字的文豪们激动地抬头:

后世留名了,原来后世都记得他们吗?

被不断贬官的苏轼听到自己被叫做“词圣”,眼角的皱纹一下子笑开了花。

“老师 恭喜您也青史留名了。”秦观笑着为苏轼倒了一杯茶。

虽然与想象的不一样 但是这样来自后世的认可 同样很振奋人心。

尤其在不断被贬的时刻 简直比千年人参还提气。

李纲听到天幕夸他救国救民 瞬间老泪纵横。

他没错 原来他真的没错!

老年被贬的寇准想起挟持官家的檀渊之战 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天幕夸他文武双全呢 也没枉费他射死敌军先锋那一箭!

只有沈括在疑惑:

科学巨人是什么意思?他写的农书也是科学吗?他也不止写农书 还是所有的都是科学?

【可惜 哎 大家都懂】

【算了 不提也罢

大宋越繁华 看到结局就越悲伤】

宋朝的皇帝们先是疯狂记人名:这可是后世认可的名臣!都是人才!

尤其是宋真宗宋神宗等知道这些人才的 贬什么贬 赶紧召回!

结果听到天幕这一声叹 集体咯噔了。

【如果我能回到古代 真想当面问一下那些皇帝:

老赵啊 你们都在想什么呢!!!!】

【是不是繁华来得太轻而易举就不知道珍惜!因为自己的怯战不敢打 葬送了亿万宋人几代人的努力 你们晚上睡得着吗!!!!】!

第53章 第 53 章 农耕帝国6

【我们常说弱宋刚明,比起宋朝皇帝的不敢打,明朝皇帝们出了好几位“我行我也上”的马背皇帝】

【无论是从乞丐变身皇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是五征漠北七下西洋的朱棣,甚至是褒贬不一的朱厚照,在战场上没怂过——怂的都是他们的敌人。】

【哪怕是万历皇帝不上朝的那几l十年,万历三大征也没输过】

朱元璋听到天幕讲完唐宋心脏就提了起来。

按照天幕过往的习惯,要讲到明清了,但是天幕对明清可没什么好感,每一次都把他气得不轻。

他已经把太医叫来候着,就等着又听到什么气得心脏受不了的事情及时吃药,但好在天幕的一开始让他心情好了许多。

听这意思,他的子孙后代最起码继承了他的能征善战,行,不愧是老朱家的种!

【哦,朱祁镇不算,朱祁镇这样带着满朝文武送死的皇帝在武德赫赫的明朝皇帝里,就像是唯一敢战、并且能收取青唐地区、臣服西夏的宋哲宗赵煦在宋朝皇帝里一样突出。】

上一篇:庸俗游戏下一篇:芜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