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人这么喜欢挖坟,原来是为了里面的竹简古籍吗?”刘彻开始认真考虑,要不单独在地表建筑多放点竹简,让人满足了就别挖坟了?
【公元前4世纪以后,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伊壁鸠鲁,于公元前307年创办哲学学校——伊壁鸠鲁学院,讨论哲学问题,宣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并且讨论政治问题】
“这些大家这么喜欢创办学校,朝廷不管吗?
董仲舒说这话时,眼神止不住地往刘彻瞥。
儒家的理念是有教无类,如果可以创办学校,教化万民,儒家比谁都积极!
当然,先得陛下愿意支持,比如经济上来点支持。
刘彻对此表示无视。
他心心念念打匈奴,国库空的可以改成监狱关匈奴人了,哪里有钱来支持修建学校。
【有没有发现,古希腊的哲学家都很重视教育,而且丝毫不介意把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播出去?】
【思想的碰撞才能激发新的灵感,在一所又一所学院的建立中,一个又一个超脱时代的伟大思想不断地诞生】
【正是在这样开放包容的环境下,古希腊不仅诞生了诸多优秀的哲学家,还有戏剧学家,历史学家,数学家等等等等,可谓是文化的盛世】
【而此时,我们华夏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一个诸侯国争霸天下,诸子百家争鸣的年代,那么我们又有那些名家依然流传至今呢?】!
第6章 第 6 章 四大文明古国6
【在古希腊出现思想盛世时,东方的华夏同样出现了哲学上的兴盛】
【三千年前,这个思想文化上的盛世,也正是战乱时期】
嬴政心中若有所感,同时倍感骄傲。
是他,结束了乱世,统一了诸国!
在同一片天空下的不同位置,六国故旧齐齐想起故国,或愤恨,或怀念,或忧伤,或庆幸。
天幕终于说出了那个名字,说出了后人对这个战乱时代的定义: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我们知道,诸子百家不止百家,有许许多多的学派】
【目前流传到后世的,主要是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医家、小说家十二家】
淳于越心情激动,花白的胡须颤抖:“有我儒家!有我儒家!”
李斯眼神微微阴沉:他知道法家一定能流传下去,可是为什么排在道家、儒家、墨家后面?墨家都已经分裂成三派不成气候,凭什么压在法家上头?
王翦老怀欣慰,对自己同样是武将的子孙说道:“看来我兵家后继有人,老夫就是死也能瞑目了。”
扶苏松了一口气,抬头看向父皇,那一位如巍峨高山的帝王。
看来父皇并没有采纳李丞相的焚书意见,不然这百家之名不可能传到后世。
嬴政神色波澜不惊,看不出喜怒,也让人猜不透想法。
【有关诸子百家的学派思想和书籍,我们在课上都有学过,就不细说了】
众人一下子都急了:不是!你说啊!我们还想透过天幕把自己的学派传播给全天下更多的人!
他们完全不介意让自己的学派更壮大一些!
【今天主要是与古希腊哲学家做对比,所以选几位地位特殊的哲学家简单介绍一下】
【古希腊有七贤之一的泰勒斯,东方有老子,都是哲学思想的启蒙者】
【泰勒斯的生卒年是公元前624年到公元前548年,而老子的生卒年是公元前580-前500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天幕下,不同的地方响起道家弟子传唱老子思想的声音。在朝堂,在乡野,在山陵,在江上。
他们或含笑抚须,或悠然自得,或山间砍柴,或江山垂钓。
虽然衣着不同,年龄不同,但是相似的是那一份悠然自得,旷达闲适。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始祖】
【与孔子的《论语》为弟子收集的语录不同,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老子》是先出土《德经》,后出土《道经》,而且该书前后理论一贯,为一家之言,后世史学家认为《道德经》是老聃自著,而并非弟子辑录,成书时间不晚于战国初】
“后世人对挖坟还真是执著,也不知道马王堆是哪个倒霉家伙的坟墓,总感觉有些耳熟……”刘彻微微皱眉,对自己的茂陵十分担忧,“这个长沙马王堆,是大汉的长沙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