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番外(1041)

作者:西羚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目前结论虽有争议,但是“神话”作为一个外来词却基本得到学界的认可。】

【还有“图腾”,也是外来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的音译,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虽然华夏母系氏族时期就有图腾信仰,但是显然在古代并没有人深入研究。】

“怎么会有人研究,忙着消除女神,谁会在意女神信仰什么。”李清照与来拜访自己的才女们聊得火热。

才女们已经与李清照结了一个文社,以李清照为首,各自给自己取了笔名,开始一起创作起来。有家有余财的,还开始折腾起文刊来,专门汇集文社的作品,一起集结出版。

虽然规模不大,人数也不多,但在这不太平的年间,已经属于她们自己难得的安宁之所。

才女们你一言我一语:

“难怪天幕说忽视女神就会让历史少几千年,母系氏族时期的女神、图腾遗失了那么多,可不就是历史遗失了。”

“男人不可靠,不认可女神的历史和文明,还是得我们自己来。”

“易安居士,不如我们自己写吧?”

有对女神神话感兴趣的才女对着李清照提议,李清照也意动了。

她想着亡夫留下的金石器物,重新燃起年轻时对古董文物的喜爱之情。

赵明诚是被当世认可的金石学家,但是李清照与赵明诚志同道合,本就是一起收藏,一起研究。小两口年轻时有点钱都投入收藏金石文物去了,现在赵明诚不在了,但是还留下两人的收藏与回忆,还有赵明诚的研究结果。

想起最近有人给自己介绍再婚的那什么张汝舟,李清照完全没了兴趣。

她现在忙得很,又要写词,又要写文,现在还想研究女神相关的神话史,连打牌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二婚。

单身挺好的,时间多,正好适合自己。

“我觉得不错,研究这些远古神话需要许多文物和史料,我年纪大了恐怕一个人不行,还得大家一起来。”李清照故意这么说,也是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文才擅长写诗词,在文社中也有人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是研究神话需要的人才就多了,搜集文物,搜集资料,编写书籍,没有文才的完全可以去从事其他方面。

“我们文社自然要一起来!”李清照此话一出,大家积极性都很高。

文社才女们开始各自出主意,各自分工安排,聊得火热。

从此之后,李清照埋头彻底沉浸在了学术之中,没心思二婚,没心思找什么皇帝,也没心思收徒,即使在乱世,反而过得无比安心,也在未来取得了更多的成就,不仅仅是著名文学家,也在自己喜爱的金石方面成为了著名的金石学家、著名的神话史学家。

【有关华夏神话的研究,也是从民国时期开始。在文学方面,周作人、茅盾、谢六逸等侧重于古籍中神话故事的梳理和重构,试图为西化范式的中国文学史的建构,寻找和西方文学史相对应的神话发端;】

【在史学方面,有顾颉刚、杨宽等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后有徐旭生、丁山为代表的结合考古学、古文字学的古史考证,侧重于将华夏古史中的尧舜禹圣王体系还原为神话传统,将虚构的神话与真实的历史对应。】

“哪用等到清朝以后得民国,我大汉现在就可以有!”

刘邦看向叔孙通:“你儒家,给自己正正名。”

天幕讲神话,每次都是到了汉朝开始,给女神加夫君,然后导致了后世越来越扭曲。

这其中,汉朝的儒学兴盛和谶纬文化流行有很大的关系。

儒学让神话也得为皇权服务,把神话和神明的形象往符合统治者利益的方向改变;

谶纬文化让两汉从一开始给刘邦的出身编神话,到后来各种“祥瑞”“吉兆”“凶兆”乱象丛生,也让神话真真假假掺杂了许多人为因素,还影响到了整个封建王朝。

所谓谶纬是“谶书”和“纬书”的合称。

谶是指预决吉凶的隐语和图记,是一种神秘的预言。

这种谶出现得比较早,秦始皇时有“亡秦者胡也”的预言,陈胜以鱼腹中藏“陈胜王”而揭竿而起,等等,历朝历代都有使用者。

《孝经·援神契》说:孔子跪受而读之曰:“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

《演孔图》中有:“有人卯金兴起丰”。

刘季,正是刘邦。“丰”是高祖刘季的故乡。这是说汉朝的兴起,上天已经预先告诉世人了。

后来这一招,刘秀重兴汉室时用过,篡汉的王莽也用过。

“纬书”喜好把帝王圣人神化,特意说成“圣人天生不凡”“天生异相”。

上一篇:庸俗游戏下一篇:芜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