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这样的情绪 玄烨淡淡吩咐:“让地方注意 严禁私设家法刑堂 家族祭祀所有族人都得参加 违者严处。”
【现代朱凤瀚曾说:“能用来说明女性在家族内地位高低的标志之一 就是女性在家族祭祀活动中所处的位置。因为祭祀祖先等神灵无疑是宗法制度下家族成员显示其身份的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也正因此 女性参与祭祀的程度亦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族内部宗法形态的差异与父权的强弱。”】
【女性在家族祭祀的地位衰落 也可以看出宋明女性的地位。】
【但是 别说远古、上古时期 就连殷商时期 祭祖通天也是女性的特权。】
【殷商时期 社会依然有母系残留 所以女性依然掌管祭祀求神的巫职 也掌握着生育传承的能力。】
【女性对祭祀这种大礼的权力掌控 可以从《殷易》里看出来。】
【古代有三本易书 最出名的是《周易》 此外还有《连山》 《归藏》。】
《礼记·礼运》中 孔子曰:“我欲观夏道 是古之杞 而不足征也 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 是故之宋 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 《夏时》之等 吾以是观之。”
郑玄注释:“得殷阴阳之书也 其书存者有《归藏》。”
郑玄的解释是说 殷商时期的阴阳之书有《归藏》 《坤乾》就是《归藏》。
【殷商时期的易书就是现代出土了部分竹简的《归藏》 因为《归藏》中 坤卦排在乾卦前面 乾卦排在第二 因此也叫做《坤乾》。】
“坤乾!坤乾!”
唐朝时期 修道的玉真公主 激动地痛饮一杯酒。
哪怕是宗教 在许多方面上对女性进入的许可 也是你得先变成“男性”。
道教里的称呼只有“师兄”“师叔”“师伯” 但是如同姓氏先是在母系氏族诞生一样 许多女性亲属称谓 反而是先男性亲属称谓诞生的。
玉真公主曾经从大流 没觉得哪里不对劲。
但是天幕说出男性统治者对女神的扭曲、对各种女性发明者的泯没 玉真公主开始意识到其中的性别问题。
明明东汉的《说文解字》 已经记录了17个表示女性亲属血缘关系的称谓:母、妇、妻、姪——意思是“侄” 后来彻底演变成为“侄” 还有嫂、姨、姑、姐、妹、姊等 而收录表示男性亲属血缘关系的只有“舅、甥”两个字。
这就说明 许多称谓都诞生于母系氏族 当时子女跟着母亲生活 知母不知父。
但是因为宗教是男性创立
依然得遵从男性设定的法则。
玉真公主突然对母系氏族时期的图腾信仰和祭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玉真公主喝得两颊微红 猛地一拍桌案:“大唐公主文武经商都有 还没有写易的。殷商的易能写作《坤乾》 我大唐有女皇、有公主将军 也能有公主大祭司!”
“没有男人写 本公主亲自写!”!
第176章 第 176 章 华夏五千年神话6
【母系氏族创立了文明的基础,带领人类走上了发展的道路,并且在过渡到父系氏族的期间,依然给予了许多帮助。】
【瑶姬帮大禹治水,白水素女即螺女帮吴堪解决炊事。】
【黄帝征战四方时,女魃帮助黄帝对付蚩尤旗下的雨师。战争结束后,女魃沦为被人驱逐的旱魃,承受了千年的冤屈和厌恶。】
【除了女魃,还有西王母派来的玄女指导,玄女根据战况传授他战术、兵符和图策,黄帝战胜之后,嫘祖又献上了金色和银色编织的丝帛以示庆贺。】
【根据《新书·修政语上》《竹书纪年》等史料,西王母不仅派玄女帮黄帝打了胜仗,还接待过流沙中跋涉而来的尧,亲自将“白环玉琨”献给舜帝以示友好。
《论衡·别通篇》记载,禹治水前还不忘跟西王母联络,并带领一群人“学于西王母”,学技术、学管理、学山川地理知识等等。】
【但是男性统治者回报了什么?】
吕雉面无表情:“回报了将妻子跟女儿逃亡路上多次踹下车。”
陈皇后冷笑:“回报了冷宫与废后,回报了打压娘家遣回娘家。”
武曌:“除了朕,先帝对朕的亲姐姐和亲侄女都很喜欢。”
武顺生前封为韩国夫人,死后追封为郑国夫人;贺兰氏生前被封为魏国夫人。
先帝宠幸自己的姐姐和侄女,到底是为了制衡与提防,还是因为欲望,她也说不清楚。
也或许,二者都有。
【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曾经母系氏族知其母不知其父,但是孩子是留在母系氏族内部,壮大和繁衍发展;而到了父系氏族,男性开始夺子、抢子,将母系氏族的生殖崇拜转变为父子相承,为宗法血缘制度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