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马屁精系统后在年代狂赚百亿(358)

“你同意了,就招人吧,要求不高,四肢健全,不偷奸耍滑,不小偷小摸。”宋海洋说,“你辛苦一点,把人弄好,名单给潘东城,别塞关系户,我们几个在犀浦镇混了十几年了,没有不认识的。”

陈超英在他们走后,立马召开会议,这是利镇利民的特大好事!

之所以把临时工所有名额都给犀浦镇,不过是许子杉坚持要用犀浦镇人。

许家怎么养这么好的女儿!

当日镇上给各个大队都下达了通知,招募食品厂工人,每月收入不低于30元。男女不限,要求四肢健全,品德过硬,18岁以上40岁以下。

全镇招收临时工,潘东城问许子杉有没有优待优抚的亲朋好友,要招人也要先紧着自己人。

“我叔可以过来,其他的你们自己定。尽量少要正式工,一代代接班,把厂子活活拖垮。”

“好,只要张书记能顶住各方面塞人就好。”潘东城说,“上级派来的正式工,有几个不服管,鼻孔长在头顶上。”

“鼻孔长头顶,不怕被雨水呛死!不服管的,一律叫他们滚。”宋海洋说,“咱们这个厂绝对效益好,以后肯定都削尖脑袋想进来。”

许英亭是这次救援的模范,上级奖励他城镇户口,工作安排还没定,他只读了个小学毕业,去别的单位也只能做技术含量不高的体力活,肯定不如去爱华国营食品厂。

许爷爷和许奶奶都高兴坏了,薛爱梅更是感激。

这个时代,给谁一份工作,不在于钱多少,都是一种鲤鱼跃龙门的荣耀,更何况杉杉还说每个月给许英亭不少于80块钱。机关干部也没这么高收入。

许子杉问沈亚琴,家里有没有亲朋好友要照顾?

沈亚琴说:“你外公家已经没人了,外边我们也不欠人情。倒是院里的方城我觉得人品还不错,比较可靠。”

“行,你去告诉方城叔,他要愿意进厂做临时工,我就安排他进厂。工资每个月32块,奖金另外发。”

“啊,临时工竟然也能拿到32块钱?你爸爸接班那么多年,每个月拢共才32块钱。”

“是啊,这个国营食品厂,效益肯定好。”她笑嘻嘻地说,“要不,您的裁缝铺别开了?”

沈亚琴摇头:“我要照顾你爸爸和你大弟,守着缝纫铺子就好。”

晚饭后沈亚琴去方城家,说许子杉能安排去食品厂做临时工,问方城愿不愿意?

方城怎么可能不愿意!

“杉杉这孩子是仙女吧?天大的好事竟然想着我们?许嫂子,你和许大哥积德行善,养出这么好的女儿。”

方城妻子快给沈亚琴和许英杰跪下来了,家里世代种地,谁不想进厂做工人?

自从儿子方汝明掉水库里淹死,方城就再也没笑过,今天终于看见方城的笑容了。

胡奶奶妒忌得眼通红,胡家人勒紧裤腰带供胡振宇读了十几年学,农转非,正式工,熬10年了,一个月才只有38块。

方城,一个大老粗,也能进城上班!还一个月能拿30多块钱!!

但是听到厂长是潘东城,她妒忌又欣慰地说:“呸,流氓也能当厂长!这厂子指定半年都不用就得黄。”

(本章完)

------------

第255章 真阳刚,好内酷

陈超英的招工广告发出去,全镇报名的快报疯了。

给镇上名额80人,报名的竟然超过1000人。

按照招工条件,都是合格的。

都拼老命想挤进来,各种托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陈超英弄得家都不敢回。

陈超英头疼得要死,找宋海洋商量能不能多给几个名额,宋海洋说:“没了,工厂才开业,100张嘴等吃饭还不够多?”

说得也是,陈超英优中选优,名单送到宋海洋和潘东城跟前。

刚好,宝都日报《一心为民的好青年》报道也刊登出来,宋海洋、潘东城、小八几个小伙子都出名了。

粮局找了陈超英,想特招这几个人为粮局的正式工。

潘东城和小八、坤坤他们几个,嘻嘻哈哈地摇头,都拒了粮局的橄榄枝。

家人还不知道他们办厂的事,把他们狠狠骂了一顿,放着铁饭碗不端,跟着宋海洋瞎混。

小八和坤坤这才说了实话,镇上轰轰烈烈的招工就是给他们食品厂招收的,他们这些人跟着宋海洋都已经成了小领导了。

潘东城爸妈原本也不知道,还把潘东城狠揍了一棍:“多好的机会,你宁可在街上做混子,也不去上班,脑子瓦特了?”

潘东城被逼急了,从兜里把存款折给他爸爸妈妈看。

5600块!

他爸爸妈妈吓一跳,数了好几遍,确认是5600块,又激动又心慌:“这是你的?宋海洋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