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女配不干了[快穿](4)

作者:春花如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如今粮食可金贵得很呢。

陆大伯在队里的农机站当个保卫科长,工资也有64块,加上一些补贴,凑一起倒也有72块了。

在这个时代,这可是一笔大钱,只是几个孩子都要盖房子娶亲,这些年也花了不少。

哦,对了,各房的孩子们结婚出嫁,那都是各房负责的,陆奶奶掌着的公中的钱是不会出多少的,也就是补贴个糖果花生的小钱。

大房这些年几个堂哥都陆续结婚,那花销再如何少,可盖房的钱是少不了的,陆大伯这些年攒下的工资,基本上也都花得差不多了,这还是陆大伯和陆大伯娘都很节俭。

陆大伯娘还在队里干工分赚口粮。

否则这些年大房的日子可不好过。

像这次的五堂哥结婚,陆雨宁听着都感觉那钱如流水似地没了。

大堂哥在部队还好些,工资津贴什么的,也够他一家花销了,前年大堂哥的军职升了,能随军了,大堂嫂也带着孩子们都去了随军。

二堂哥在镇上的青砖厂当正式工,现在是27块一个月,厂里有分配的夫妻宿舍,二堂嫂在青砖厂里当会计,每个月的工资是48块钱,所以二堂哥他们一家人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镇上砖厂里住,只是每个月跟大堂哥一样,给陆爷爷,陆奶奶,陆大伯和大伯娘他们寄点孝敬钱。

每个月一个人寄10块。

已经算不少了。

三堂哥在林场里当出纳,每个月的工资是23块8,也是每个月都寄10块钱回来给爷爷奶奶和大伯,大伯娘。

大堂哥家里有三个儿子,二堂哥和三堂哥家都是两个儿子,大堂哥自己工资高,负担不算重,二堂哥和三堂哥则是夫妻俩都有工资,孩子也不是很多,所以负担也不重。

只是陆家人口太多了,三个堂哥寄回来的钱一半留给大伯和大伯娘,另一半就留给陆爷爷和陆奶奶,两老也都将钱大多都补贴在家用里了。

毕竟这两年的日子确实是不太好过。

再就是陆二伯家的大堂姐,在市里的小学教书,每个月的工资有38块,大堂姐夫又是在市里的公安局里当公安队长的,每个月的工资也有58块钱,大堂姐现在只有两个孩子。

大堂姐夫家的父母也还在机关里上班,都拿着工资,所以负担算是最少的了,每个月大堂姐也跟大堂哥他们一样,给家里寄10块钱回来。

再就是四堂哥了,他刚结婚没几年,先前一直在镇上的家具厂里当临时工,是前些年灾荒前才转正,今年工资往上调了点,一个月也有25块3,四堂嫂是在镇上国营饭店里当服务员的,每个月也有23块工资,四堂哥也就跟其他堂哥堂姐一样,每个月都寄10块回来。

但其他堂哥们也都还在上学,这便是一笔花销了,即使每个人的学费才五毛钱,但现在上小学的有两个,陆雨宁的三哥和陆二伯家的十二堂哥。

上初中是每个学期一块钱,大伯家的十堂哥和二伯家的九堂哥都在上初中,嗯,一个初二,一个初三。

再就是高中,每个学期是五块钱,大伯家的五堂哥已经高中毕业一年了,但七堂哥还在上高三,二伯家的六堂哥也才刚刚从高中毕业。

陆雨宁的大姐跟五堂哥同年,也是高中毕业一年了,现在正打算去镇上的小学考老师的编制。

而陆雨宁的大哥跟七堂哥同年,所以两人也都还在读高三。

数一数这一大家子,这些年的花销可想而知。

就算上学他们十分节省,可日常需要用到的作业本,草稿纸,笔和墨水之类的东西,也还是省不了,依旧是一笔大钱。

正因以上种种,陆家依旧过得紧巴巴,日常都要算计着来才能支应过去。

所以大伯娘也才说,她和大伯俩只存了十块。

这真不是他们无能,已经算是很能干了,但存到几百块就要盖房,不然家里还真住不下。

老宅这边已经扩了好几回了,这才让三房的孩子们都各自有个小房间。

陆雨宁以后长大了,还得住自家大姐的房间,毕竟大姐也到了出嫁的年纪,要是考上了镇上小学老师的编制,那到时候她就会去镇上的宿舍住,空出来的房间正好给陆雨宁。

陆雨宁倒是觉得挺好的,听着陆奶奶和陆大伯娘商量着该怎么操办婚事,一早上的早饭就这么过去了。

吃完早饭,放农忙假回来帮忙的堂哥们都扛着锄头去地里了,陆奶奶在家里喂好家里的几头猪。

陆家几房其实已经分了户的,各自也都分了房,还在各自分好的房那边都开了正门,但他们都习惯了一大家一起生活,日常也都还在老两口这边吃喝。

所以几家都开了小门方便走动,其实大伯和大伯娘家就跟两老的院子一处,只不过是分了一小半给两老,砌了墙,这样队里才让他们分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