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霈帝:“……”
那行吧!既然孙女这么上赶着承担,他当然不会阻止。
于是他默默的地看着孙女拿了笔墨,去桌上写写画画。
也没多大会儿,心宝就写好了,拿过来给他看。
明霈帝接过来一看,就不由得微微挑眉。
心宝写了百粒的量和千粒的量,算的还挺快。
而且这么看的话,用的药材也不算多,譬如三七,一千粒丹,只需要六斤左右,说少当然不少,但是以一国来算,又确实不算多了。
明霈帝道:“就是这个量?这么少?”
“对的,”团子自信昂头,小手指头指了指下头:“心宝署名了的!心宝可以为这个数据负责。”
明霈帝看了看下头,果然署了晏时婳的名字,可以说是很严谨了。
明霈帝点了点头,又道:“文人,有没有合适的丹能用的?”
团子直接摇头:“没有。”
她认真解释:“耶耶,你要明白,医道的基础是‘对症下药’,超体丹只是激发自身激力,气血健旺,更宜于练武,假如说服药的人本来有什么病,是治不了的。而文人,一来他们的身体不够强,盛载不了这样的气血,所以他们服这样的丹,又没有相应的运动量,有害无益。”
“但如果练专病专调的丹,是可以的,比如治眼睛、治失眠、治眩晕症之类的。”
明霈帝问:“你在太医院署,可见过那些成药方子?那个不能用吗?”
团子摇了下头:“没有见过。”
她顿了一下,很认真的道:“我不喜欢现成的补药方。”
世家大多有世代秘传的补药方子,宫廷之中当然更多,许多贵人都习惯长年进补。
譬如很有名气的人参养荣丸。
人参养荣丸主要就是温补气血,强心安神,适用于身体虚弱或者久病的人。
但这一味方子,用到了人参、黄芪、白术、陈皮、当归、茯苓……等等十多味药,又多又杂,是有非常多的人不适合用的,一味乱补,有害无益。
而这也正是很多补药方子的通病。
所以团子一向坚持“一人一方”或者“一病一方”,不喜欢这种所谓的多少年传承的现成古方。
第672章 驴子前头的胡萝卜
明霈帝沉吟的点头。
这些道理,连他都不算了解,不能指望下头多明白。
所以,这在文人看来,就是武人有了仙丹,但他们却没有。
明霈帝道:“那茶,假如用普通的药,效果比现在差很多吗?”
心宝想了一下:“对的,差很多,也慢很多。空间里头的药,就算喝片树叶应该也有用,对症了当然更加立竿见影,而如果用外头的药做药茶,喝茶本来就很慢的啊,最少要两个月,才能初见成效。”
明霈帝缓缓点头。
然后他道:“你里头能种茶树吗?”
“嗯?”团子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心宝看看有没有。”
她就看了看:“有诶!有碧螺春、有大红袍、有龙井、有铁观音……每种都有一小片,还挺多的。”
明霈帝问:“大红袍是什么?”
心宝问:“耶耶没喝过大红袍吗?”
她直接进到空间里头找了找,果然找着了几罐,她抱出来一罐,立刻就叫人用空间里的水煮了,一煮开,便是浓浓的茶香。
明霈帝尝了半盏,点点头:“果然醇香。”
心宝也看渴了,巴着他的手喝了两口,道:“这种最多了,有十几颗树。这样的罐子还有四五罐的样子……树上的也该收了,等回头心宝就让晏霁去收!”
她现在已经知道空间是晏霁在打理了,说明这些种种收收的活儿,他全都可以干,于是说的非常理直气壮。
明霈帝笑道:“这茶,你若要送人,就私下送,不能明着送了。”
他看了看那罐子:“也不要送这么多。”
心宝眨了眨大眼:“那就不送了!”
“也不用,”明霈帝看了看漏刻,一边示意方无忧传膳,一边道:“像元相,或者老王爷这些,还是可以私下送的,这个适合老人喝吗?”
团子点头:“适合,很适合的。”
她叨叨叨的解释了一遍:“这茶明目益思、提神醒脑、解毒防病、抗疲劳抗衰老……总之非常适合的!”
明霈帝点了点头:“先吃饭吧。”
团子做为专家,提供了数据,又把炼丹的事情派给了太医院,政策怎么拟,她就不管了。
下午许良行把家里的狗牙草拿了进来,心宝找了一个大花盆,在暖房里先插了一些,又在空间里头插了一间,准备等长长再插几遍,争取多种出一些来。
然后她就开启了种田模式。
把之前的黑枸杞里里外外的剪插了一遍,又进了空间,督促着晏霁该采的采,该收的收,该晒的晒,然后心宝和老婆两个,就像春游一样,牵着手儿到处溜溜达达的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