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沈绝立刻吩咐人,就用雁为姓,以出生时钦赐的晅字为名,入籍隔壁县。
元老爷子知道了,就问他为什么,雁沈绝只道:“因为我也想要案首。”
他也想做案首,又不想抢唐二哥的案首,所以他就不跟他在一个县考试了。
元老爷子呵呵的笑了一声,他就喜欢这个范儿。
要知道,县试这种,虽然肯定有人情的因素,但当文章真的好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没人敢压着你,尤其是像雁沈绝这样,临时入籍,明显就是为了科举而来的人。
元老爷子道:“可荣儿还想要小三元呢?”
雁沈绝一愣。
所谓的小三元,就是县试、府试、院试,都得到案首,那么,就算他在邻县入籍,那府试、院试,仍旧要在同一处考试的。
雁沈绝道:“那我去湖广行省入籍。”
元老爷子没说话。
于是雁沈绝直接叫人去办了,就近在平阳县入籍,两边路程,骑马也要一整天的时间。
有钱有人好办事,很快就把户籍办了下来,而且平阳县的县试时间,也是二月初十,雁沈绝安下心来,开始看那边和程文册子,好决定在县试中,写到什么程度。
这就是传说中的考前突击阶段,大家都紧张兮兮,在家里说话都不敢大声。
钟离敏直接住在了元家,就住在雁沈绝原来那个房间里,心宝每天过来看白骨生针灸,一边跟钟离敏聊会儿天。
等针灸完了,心宝再指挥着白骨生,用炒药的方法,给二哥哥和雁沈绝做调料粉包。
因为科举考试,检查的很严,所以不能做成块、也不能做成丸,只能做成粉……但其实调料和中药是不分家的,就像白芷啊豆蔻啊都是药,所以挑着驱寒温胃又不苦的做出来,到时候加点花生油一倒就是汤,总比啃冷饼子要强的多。
转眼就到了二月初九,雁沈绝提前一天就赶去了平阳县,唐青山打发了唐大哥过去送他,元老爷子也打发了元大哥过去送他。
雁沈绝就像一个过年推红包的孩子,虽然嘴里一直说不必,却还是有些高兴的接受了。
三人一走,家里的气氛更加紧张,走路都是踮脚的,生怕闹出一点声音。
林娘子吃着饭不小心把碗掉了,气的一巴掌拍在了唐青山背上……还以为是他掉的。
唐青山淡定的安慰她:“不用紧张,我们不知他学成什么样子,难道侯爷还不知?”
林娘子完全没察觉到是自己掉的,道:“可是侯爷知道自己,不知道别人啊?”
心宝一点不紧张,还安慰她娘:“阿娘,你不懂的,天才跟正常人是不一样的。天才的一天,可能相当于庸才的一年,或者十年,或者一辈子……所以不管有多少人去考试,他们肯定都是第一名。”
林娘子道:“要不是第一名呢?”
心宝一顿,然后斩钉截铁的道:“那就一定有黑幕!!”
第308章 这招牌无价
林娘子深以为然:“对!!心宝儿说的对!”
她放了心,想继续吃饭,一看手边少了一个碗,她一琢磨……然后就若无其事的继续挟菜了。
心宝已经吃完了。
她像个巡察官一样在家里来来回回的巡视,确保不会有人发出声音……一边还在琢磨。
她模糊记得,科举考试要提前很久报名,还要填三代履历,还要五童互保、禀生认保,不许冒籍不许用假名什么的……为什么雁沈绝这么容易就可以换地方考试?还可以换名字?将来会不会被人告?
心宝越想越担心,就跑去问元老爷子。
元老爷子拿着书,挺悠闲的听她说完了,就问她:“心宝怎么知道这些的?”
心宝来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特别无辜的眨了眨眼:“是小仙哥哥说的呀?”
元老爷子道:“那你当时怎么不问他呢?”
心宝理直气壮的道:“因为我笨呀,反应慢啊,当时没想起来问呀?”
“原来如此。”元老爷子笑眯眯的点头:“你放心,所有这些事情,只需要找当地县令一人就可以办到,县丞什么的也可以办到,只要才学是真的,其它的都是小事情。而且太祖皇帝早有律令,凡勋爵世家子弟,可以在任地参与科举……种种,这些事情不会有人较真的,所以,你放心,小绝入哪一处的籍科举,都是无妨的,至于假名,只需要一个父母不祥的履历就可以了,在下头没有人会管,真的考到京城,就,更没有人能管了。”
心宝有点不明白:“为什么呀?”
“什么为什么?”
“我是说,为什么要特意加一条这样的律令呀?”
元老爷子放下了书:“太祖皇帝开国,封了不少爵位,晚年的时候,出了一些事……深受纨绔之苦,但又不能硬着来,就加了这么一条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