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纯粹是路上硬挤出时间写的。
青州离的近,他们四个在路上,就商议了一下这事儿要怎么做。
主要几件事情,首先是号召大家做暖炕暖墙,这个用土砖做就行,但要在当地找行家,好按着各处的条件,决定怎么做。
与之相应的,会低价卖砖、卖煤,好用来烧炕。
其次,因为是接连二十几天的暴雪,所以房子,尤其是房顶也是要加固的,后续还要及时清理,免得压塌房子。
第三就是棉衣,如今运过来的都是棉桃,要脱了籽才能用,脱籽也不是什么难活儿,所以索性就给各村发放棉桃和粗布,让他们自己摘了自己做。
以上都是保障生存的,所以第四才是种粮食。
重要性上虽然略有差别,做的时候,却是要一起做的。
所以明霈帝给了兵权,他们可以调度各地卫所的守军。
而且虽然时间紧急,但还是要有一段时间的试错,所以他们暂定先在青州推行半个月,然后晏时盛留下, 一方面打理青州本地的事情,也方便与京城交接统筹,然后再兵分两路,元沈绝和何望州去南直隶,程弗居去豫州。
这一次,明摆着元沈绝是主导,连晏时盛都是要退一射之地的,但程弗居是师兄,说话也不用避讳,有什么说什么。
四人一路商议。
晏时盛心细,道:“还有一点要注意,按人头发了棉桃之后,最大的可能,家里可能会把女孩儿的棉花克扣下一部分,给男孩做,或者让女孩穿旧棉花,男孩穿新棉花。”
程弗居道:“督导之人,必须亲力亲为。”
“不用这么麻烦,督导的也看不过来,”晏时盛笑眯眯的道:“只需要告诉他们,举报的奖励二斤粮食。”
他眨了眨眼睛:“程大人,你没听说过一句话吗?一个乡下老太太,顶一百个眼线。”
程弗居笑道:“臣之前还真没听说过。”
“哦,不奇怪,”晏时盛笑道:“我刚说的。”
四人无不失笑。
但笑归笑,这法子损归损,却绝对有用!!
你不了解这个村儿的人,但他们本村的闲人,铁定了解的不得了,猜都能猜个差不多,就算没好处也有人乐意瞅两眼,更何况还有二斤粮食?
第824章 与你们豪赌一场
很快就到了青州。
布政使郑大人率众前来迎接。
这些官员都是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的,自从太子下江南,六元皇孙晏时荣去关中,全都是标准务实风,所以郑大人迎接的时候,也没敢整那些花里呼哨的,度量着这几位的神色,郑大人就知道这步棋走对了。
进了驿站,元沈绝草草换了衣服,直接坐下,就道:“请问诸位大人,这几日可做了甚么安排?”
郑大人与其它人交换了一个视线。
他们来之前,肯定是先派人过来知会过的,但前后差不了两天,又不知道详细情形,他们要怎么安排?
于是郑大人就道:“我等已调度人手,听从国公爷吩咐。”
“好,”元沈绝一点没客气,示意从人把地图和细则发了下来。
这地图都是重新画过的,各行省单独的一份,他们手里的就只有青州的。
几个人一看,这不全都订好了,完全没打算跟他们商量啊?这作风也太强势了。
在场的行省官员就是布政使郑大人,按察使刘大人,以及卫所的指挥使萧大人,也来了副手和此处的县令,但他们都说不上话,其它人当然更说不上话。
短暂的沉默之后,元沈绝道:“此事太急,所以我等在路上拟了一个细则,诸位大人熟悉当地事务,若有意见,尽管说。”
大家又是一静,不知道他这话是走过场还是真有这个意思。
然后萧大人道:“下官就有一事不明,此事毕竟还没发生,要是咱们一气儿干完了,整的这么大……到头来没下雪可怎么办?”
元沈绝直视着他:“萧大人可曾看过朝廷邸报?”
萧大人道:“看过。”
“既然看过,为何还能说出这种话来?”元沈绝道:“蝗灾之前问出这种话来,无可厚非甚至理所当然;但蝗灾之后再问这种话,不是蠢就是别有居心。说一句到底的话,我等已经奉旨前来,虎贲卫已到城下,萧大人及诸位大人,完全不必再考虑此事会不会发生的问题了,而是要坚信此事一定会发生,然后为了这个即将到来的危险,为国为君为百姓,倾尽我等之力避免。”
他看着他:“皇上、太子、诸位殿下皆如此的坚信着,你认为他们会是无的放矢之人?难道我等劳民伤财奔赴而来,是来与你们豪赌一场不成?”
萧大人都被他给说愣了,然后憋屈的行礼:“下官绝无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