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都很忙,有胤禛支持,安兰把各府的福晋都给抓了壮丁,开工厂建学校,忙的不亦乐乎。
刚开始众阿哥觉得挺好,福晋天天忙的不得了,终于没有功夫管他们了。到时间长了就觉得不对劲了,这些老娘们越来越能耐,咋越看他们越不顺眼了呢?
要不是康熙还活着,五福晋、九福晋估计都要休夫了。
李氏她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东西六宫腾出来,本以为这下该被接进宫了,没想到胤禛忙得早就把她们忘到脑后去了。
还是安兰想起来她们还在雍王府住着呢,于是就打发苏培盛派人去接了来。
胤禛原本打算封李氏为妃,安兰劝他干脆封贵妃,其他的几个格格侍妾封妃、封嫔。
咋说也是跟着胤禛的老人儿了,不看生面看佛面,为了俩孩子也得封个贵妃安抚安抚。安兰还惦记着让李氏帮她打理宫务呢。
李氏被封贵妃后对安兰那是感恩戴德,这些年她对胤禛怕多过爱。动不动就罚抄佛经、闭门思过,搁谁谁也爱不起来啊。
李氏真觉得自己特别委屈,她们家这位爷脾气实在是难以琢磨,喜怒不定。她明明说话小心再小心了,可还是被罚。
有时候她都怀疑这位爷会读心术,当然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有些念头她通常只是想想而已,那位爷就知道了,明明她就只是想想,还没付诸行动……
第159章 魔改红楼文里的四福晋11
李氏作为贵妃协理宫务以后, 看到跟她争来斗去的宋氏、武氏伏低做小的模样,对安兰越发的恭敬。
李氏这个人最识时务,她知道胤禛靠不住, 能抓住的就只有皇后那拉氏, 虽然以前她们俩也曾争来斗去, 但那都是年轻时候的事情了。
这些年她算是看出来了, 那拉氏喜欢听话不作妖的,只要你乖乖听话, 她什么事情都会想到你。比如她封贵妃、代掌宫权。
安兰没想到她只是偷个懒,让李氏代掌宫权,就让她如此感恩戴德。她是真忙不过来,也不稀罕管那些琐事。
反正内务府已经被胤禛从上到下收拾了一遍,东西价格都有定例, 各部管事也都是胤禛的心腹,她真没啥可担心的。
弘晖媳妇富察氏生了一对龙凤胎, 安兰都惊呆了, 她这个儿媳妇太牛掰了吧?自然孕育的龙凤胎啊, 别说现在,就连后世也不多啊。这下子嫡长女嫡长子都有了, 她才是真正的有福之人啊。
康熙得了重孙、重孙女,那叫一个高兴啊, 洗三、满月都是在畅春园张罗着办的。就连俩孩子的名字都包办了,胤禛这个当玛法的都得靠边站。
趁着康熙高兴,胤禛顺势提出要把大哥胤禔和二哥胤礽放出来:“皇阿玛,大哥、二哥犯再大的错, 那也是您儿子,总不能把他们关一辈子吧?
都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如今朝堂上正是用人之际,老九老十前两天还找我撂挑子,说太累不干了,得找人分担一下。
大哥、二哥一身本事,不能给浪费了是吧?就算是不为他们,也得为弘昱和弘皙这些孩子考虑是吧?”
康熙沉默了许久:“你现在是皇帝,你想怎么样就去做吧。”
两天后,胤禛一道圣旨震惊百官,被圈禁的大阿哥和幽禁咸安宫的二阿哥都被他给放了。大阿哥被封直亲王,二阿哥被封理亲王。
这两位那可不一般,只从他俩放出来之后,一众阿哥们乖的跟鹌鹑似的,就怕惹到这俩煞星。
胤禔和胤礽对胤禛那是一百万个感激,毕竟谁也不想继续被圈禁着。尤其是他们俩被放出来封亲王后,大阿哥家已经出嫁的女儿在蒙古待遇比之前好了不止一星半点。
就连弘皙和弘昱也跟着受益被封了贝勒,这一点上,胤禛比康熙大方。
但凡是成年的阿哥,都逃脱不了给胤禛打工的命运,就连他们的儿子,也是如此。没办法,遇到一个工作狂上司,能怎么办,只能被迫卷起来。
康熙带着弘晖住畅春园,心疼儿子上朝跑来跑去,胤禛和安兰也搬到了圆明园,一年之中有十个月都住在这里。
山中无老虎,宫里李氏称大王,心里美滋滋的,对于宫务更上心了,唯恐办差不积极被安兰换掉。
雍正十年,太上皇病逝于畅春园,临终拉着胤禛的手殷殷叮咛,千万别学他,绝对不能废他的好大孙。
胤禛不知道是该伤心还是该生气,他这个皇阿玛呀,觉得谁当上皇帝都跟他似的六亲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