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闺女有能耐,毕业后直接被国家部门招揽到京都去了。虽然回来的时候不多,但一大家子跟着她鸡犬升天。
陈红伟一个小小的派出所所长,直接升了副局长。老局长退休后,他很快就转正了,等到退休时已经是政法书记了。
再看看陈大强,前些年食品厂破产,一次性买断工龄后拿着补的钱开了家小超市,生意勉强能养家糊口。
王月芳总忍不住把陈大强拎出来跟陈红伟对比,越比心里越难受,越难受她就越看不惯王桂英,见了面不冷嘲热讽几句心里就不舒服。
殊不知王桂英现在只当她是跳梁小丑,她的酸言酸语根本就没放到心上。
以前她两个闺女一个比一个争气,大闺女开着好几家美容院,日进斗金一点儿都不夸张。
小闺女随便画一张符篆就够普通人一辈子吃喝不愁。她跟老伴退休后春秋在大闺女家住,夏天和冬天去京市小闺女家。
刚开始她不想去京市,嫌住楼房不习惯,小闺女直接买了一座三进四合院,拔了院子里的花花草草,让她种菜养鸡。
城里邻里关系淡薄,各家各户都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刚开始是有些不适应,但时间长了,好处也展现出来了,比老家清净。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她们这片老城区,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人多热闹,但也闹腾。
一群老太太凑在一起,东家长李家短,谁家有个屁大的事都能八卦的一条街都知道。
尤其是这两年,但凡她出门碰到谁,还没聊上两句,就开始有人打听她家安兰:“闺女都这么大了,还没有谈对象?”
“哎呦,现在的孩子你可不能什么事情都依着她。”
“年龄不小啦,该谈就得谈。女孩子的花期就那么几年,错过了可就真的错过了。”
“你们家兰兰在京市做什么工作?又给你们买房,又买车的,听上去工资不低啊?”
“女孩子那么拼命干什么?工作做的再好,不如嫁的好。”
……
诸如此类的话王桂英都快听吐了,每次回来只觉得除了不方便,就是不痛快。这回如果不是外孙女要高考了,她才不乐意回来呢。
越穷事儿越多,比如王月芳,是人都想过好日子,可好日子是自己努力出来、奋斗出来的。坐家里不动,整天怨天尤人,嫉妒比自己过得好的管啥用?该咋没钱还是咋没钱,该咋穷还是咋穷。
城市里独生子女一抓一大把,就她们这里越生越穷、越穷越生,好像生个儿子家里有皇位能继承似的!
尤其是王月芳,觉得自己生了三个儿子就了不起,一说就是她们家绝户头,听到这话王桂英就像扇她二耳光。
过了半辈子,那年龄都活到狗身上去了,孩子教好了,生男生女一个样。孩子教不好,生个哪吒都没用!
也不知道王月芳哪来的底气说三道四指手画脚,她那仨儿子一个比一个懒、一个比一个蠢。
仨儿媳一个比一个泼辣、不讲理,她怕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不记得被三儿媳揪着头发打进医院的事情了。
若说王桂英的生活还有哪点儿不如意,那就是小闺女的婚事。这都三十了,还没个对象,一说就是努力、会好好考虑。
找对象还得努力,光说考虑,结果考虑了一年又一年,就没见她把对象领过来过。
就这样一直拖拖拖,拖到薛蕊大学毕业把对象领回家时,王桂英怒了,直接拿着鸡毛掸子把安兰撵出了门:“再找不到对象,老娘打断你的狗腿。
你说说,你怎么就那么笨呢?蕊蕊都脱单了,你还在单身狗的队伍里挣扎。”
安兰摸摸鼻子:“妈,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谈不谈对象有什么关系?我这不忙嘛,那啥,单位有事,我先回去了,您可千万千万别气到自己哈。
您放心,这事儿啊,我放心上了,要是遇到合适的,我肯定谈……”
王桂英怒:“你别给我耍花枪,我要的不是你放心上,要的不是你努力,而是你什么时候能把男朋友带回来。
给我个确切的时间,当然你如果不喜欢男孩子,漂亮女孩子妈妈也不是不能接受……”
安兰囧:“嗯,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呀?什么漂亮女孩子?我那啥取向还是很正常的,我喜欢漂亮蓝孩子……”
“光说不练假把是有个屁用,你们单位那么大,我就不信一个合适的都没有……”
安兰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任你说的天花乱坠,她就是不谈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