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也站在一旁跟着点头,表示大嫂说的一点也不夸张。
于老太闻言了然于胸,这葛翠花一家子跟自家搬来的时间差不多太多,但是村里没几家说她好的,这眼看着不好混了,见到一个新来的,可不得好好的搞好关系吗?
而且那李家婆子跟这葛翠花倒也算是臭味相投,说不定还真的能混到一起去。
这也是为啥黄氏跟翠屏急匆匆的又回来了,主要是这葛翠花现在跟自家有些不夫妇,这要是跟李家婆子掺和到一起,那第一件事不就得是来找自家的麻烦啊!
“娘,咱们防人之心不可无,当初咱们逃荒的时候,也跟那李家婆子打过交道,她可不是多好相处的人。”
“那现在她刚搬来,咱也不能把人赶出去,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于老太想了想说道,“不过她要是真的找咱家的麻烦,咱也不能忍着。”
黄氏跟翠屏都跟着点头,反正不管自己家里再怎么着,有外人要欺负那就不行。
对于这一点,于家这一家子都心里有数。
因为李家婆子的事情,黄氏跟翠屏也没下地,这眼看着都快晌午了,等吃了饭才去。
谁知道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她们之前谈论的李家婆子就找上门来了。
莫氏端着杂面馍馍进了屋,黄氏跟翠屏躲在厨房里咬耳朵,嘀咕着这李家婆子来家里为了啥。
没一会儿莫氏就回来了,一进厨房就忍不住小声说道:“你们是没看见,好家伙,跟抢似的,那一筐子杂面馍馍连吃带拿的都装到了布袋子里了。”
“还带着布袋子啊?”黄氏摇摇头。
“可不是吗?”莫氏叹气,“要我说啊,咱跟李家一家子非亲非故的,凭啥给她们家粮食啊,真不知道爹娘咋想的。”
刚刚那李家婆子一来就挤眼抹泪说是总算见到亲人了,又把之前的遭遇说了一遍,哭的鼻子一把泪一把的,临了又说家里的钱都用来买院子了,现在一家子都只能饿着,问她们能不能借一点,先应应急。
第一百一十九章看着孩子没咋吃饱
本来她们都觉得婆婆得拒绝呢,谁知道婆婆张口就让准备一筐子馍馍。
她们几个都在厨房里,没一会儿就听到堂屋那边传来了动静,是婆婆跟李家婆子一块出来了。
听着那李家婆子不断道谢的声音,还有于老太宽慰她以后都会好的,两人站在门口说了几句话,李家婆子就离开了。
于老太站了一会儿之后把门关上,转身回来了。
几个儿媳妇都出来了,黄氏忍不住问道:“娘,咱把馍馍借给了她家,她家还能还吗?”
要她看啊,这李家婆子不一定比那葛翠花好呢!
“都是老街坊了,咱总不能看着她一家子饿死吧,”于老太叹了口气,“啥还不还的,也不用指望着还了,要问我为啥明知道这筐子馍馍可能还不回来了,还借给她,那是因为以前她给过老大一半馍馍。”
那时候于老太还年轻,家里几个孩子都还小,自己刚生了老三,家里只靠于老爹一个人在外面做工给人拨拨算盘算算账,但很多时候那工钱都发不及时。
所以一家子饿肚子也是常有的事,于老太记得有一天于老大回来的时候拿了半块馍馍,她当时还以为是老大出去偷的,气的还要抄棍子打他,这才知道是李家婆子给的。
只不过那李家婆子平时说话不好听,没少得罪人,一忙起来,于老太也就把这件事给忙忘了。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半块馍馍的事情就压了箱底。
不过既然李家婆子今天来了,她定然也不能让她空着手回去。
“人家当时也没说让咱知恩图报,但咱也不昧着良心说忘了。”于老太说着摆摆手,“这件事就这么着吧,咱就图个心安。”
黄氏她们也没有没料到还有这么一档子事情,此时听了婆婆的话,也都跟着点点头。
看着于老太回了屋,她们又回到厨房做饭。
莫氏率先开口道:“还真没看出来李家婆子还这么好。”
黄氏也跟着点点头,是啊,在她记忆里,那李家婆子也是个得理不饶人的,而且还小气,家里养的那牛下了牛乳,卖的价格贵的很。
“还不会说话,每次说个话都能噎死人,”翠玲也跟着附和,“娘要是不说这事,我们也不会把这事联想到她身上去。”
几个人唏嘘了一会儿,就赶紧做饭了。
今天天儿有些闷,燥热燥热的,应该是快要下雨了,动辄就得出一身的汗。
所以她们也不想吃热乎饭,就让翠屏做了一锅凉拌杂面条,到时候再凉拌一些青菜正好就着吃。
这凉面条也算是翠屏的拿手菜了,她把鲤鲤放在推车里,就赶紧洗了手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