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入席后,首先是康熙在前面发表讲话,由太监实时转播重复他的发言。
在一通完全没有记忆点的官话演讲之后,佟珍瑶跟着命妇们磕了头,正式入席,对着索然无味且凉的饭菜一阵无语。
谁料想这段话刚传完,前头就有了动静,有太监脚步匆匆一头汗的进来,佟珍瑶凭着脸熟,认出了这个中年太监是在慈宁宫伺候的,免不了好奇起前面发生了什么大事。
只见这太监对着太皇太后的女官耳语了一番,女官也绷紧了脸色附耳转告给了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的脸沉下来,“说清楚,到底是为什么事?”
康熙处。
宫宴对于宗亲而言没有那么拘束,何况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三藩之乱终于到了尾声,有了这样的喜事,皇帝的心情不会太差,也能够宽容许多。
因此许多宗亲离了席,对着康熙吹捧道贺起来。
可是说着说着福全就觉得不对了,总觉得少了什么,这些宗亲里似乎少了什么,于是他左右张望,瞥见了钉在席上的常宁,顿时意识到了哪里不对,这个平日里最爱搅事的弟弟,今天居然面色拘谨的站在一边,这不正常!
“常宁,你觉得呢?”
常宁往后靠了靠,“问我做什么,你们都说得不错,不错!皇上这一年里确实辛苦了,但也是功绩斐然。”
福全审视起来,这弟弟今天完全不对劲,看着还有些紧张,为什么?
“过来说话,坐在那里做什么?”
常宁以求助的眼神看向康熙,康熙偏过头,“今儿这道鸭子做得不错,回头记得提醒朕给你玛嬷她们送一份尝尝。”
太子躬身应是,又给他汗阿玛点评起其他菜来,父子两这个配合,就是不看常宁。
福全的眼神越来越犀利,常宁悲愤之下,只能咬牙走出来,正脸对着那些宗亲,“你们都说全了,还要我说什么!”
“怎么说话的?你今儿受什么刺激了?”这里还有叔伯辈的长辈了呢,福全皱眉看他,伸手就要把他拉过来。
常宁挣扎几下无果,只好往前几步,偏巧福全这时候又不想勉强他松了手,顿时一个踉跄,头上的帽子滑了下去,瞬间从他身边的福全为中心,寂静扩散开了。
宗亲们不可置信的看着他,互相对视,再抬起手颤抖的指着他。
最终还是福全打破了寂静,怒喊出声,“常宁!你头发怎么回事?!”
常宁慌忙把帽子戴上,摆出一副面无表情的脸,准备迎接这个绝望的事实,他一头的青茬被看得明明白白,怎么也逃不过这一顿。
“你要出家?!”
“常宁你这就有些过了吧?”
“年宴上你当着皇上这么做,是藐视祖宗家法吗?!”
宗亲们也反应过来,一个接一个的指责着。
常宁脸色发灰,扑通一下跪下。
康熙好像是这才看到,缓缓开口,“这是所为何事啊?”
第26章 最好的礼物
“常宁不守祖制!剃净了发辫!”
“就是丧期也没有这样的道理!常宁意欲何为!”
“岂有不留发辫之理!”
福全也没想到事情闹这么大, 这可是当着所有宗亲大臣的面,要发昏早些晚些在自己府里发不行吗?怎么非赶上这时候?只得出声制止。
“先叫这混账自己坦白吧。”
康熙点头,看向常宁,“你有什么要说的?”
这时候也没有退缩的余地了, 常宁咽了口唾沫, 梗起脖子挺直腰杆, “什么祖宗家法!不过汉臣孙之獬提出以治汉人的!别把咱们自己套进去了,先帝的容像可没有剃发,这是哪来的祖宗家法!几年的家法啊!”
“你!冥顽不灵!”
“留发辫如何不是祖宗家法了?!关外之事, 咱们的勇士便是留着发辫征战!”
“不留发辫难不成你要效法汉人之发型?何等悖逆!”
康熙抬手压了压,“好了, 先别说了。常宁虽办事不妥当, 说的倒也是有理有据的实话, 你们觉得如今的发式是好还是不好啊?”
说话间太子的眼神锁定大阿哥,给了个出来的眼神。
大阿哥眼神一片空茫,带着豁出去的表情第一个站出来,“臣以为不好,这发辫留起来不说头上不舒服, 只说布库时便要留心,不然便是一个天然的把柄破绽,实在不便,前日臣布库时不慎勾连发辫, 恼恨之下遂与恭王叔一道剃了发辫,几日下来倒觉得更清爽些。”
说完,大阿哥不顾众宗亲惊诧的眼神, 摘掉了头顶的帽子,露出了光秃秃的脑袋。
“只为不便就剃掉了发辫?”康熙的表情喜怒不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