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纺布,染房也是她羡慕的地方,不过染坊都是调来的匠人,她是绝对挤不进去的,所以她就把目标放在了织工身上。
后面经过一个冬天,毛线卖得好,她们组进了人,恰好织工组有人生病,无法做活,她才央求了管事让她去试试织工的位置,当时她拿了两个月的二百钱,才算是跟上了织工组的工作。
但人有时候就是不知足,一个月净赚七百钱,还能在月初和月中休假回家看望家人,按理说她不应该有什么不满意,可在织机面前熬了几个月开始腰酸背痛的时候,她还是忍不住想,能不能做个管事这样的人呢?不用在织机面前煎熬,还能拿到一千文钱的月例。
大约她真的有几分运道在身上,毛呢往草原的销路并不好,但是公主说在京城卖的不错,便想抽调人手到京城,一是在铺子里出掉一些毛呢,二是在京城找个地方单独办新厂织毛呢。
公主指明了要伶俐的人,要她们自荐,乌日娜虽然没卖过货,还是咬牙站了出来,这一步要是走对了,那就是公主的家臣,而不是她手下一个可有可无的织工,她想试试。
最后果真叫她过来了,但是意外的是她的小表妹塔娜也在队伍里,还是被管事指明送来的。
塔娜的故事就比较简单了,那日遇到公主的人手,然后传出要建纺织厂的正是她家,她虽然技巧不够好,只被分在检查组,但是在毛线出来的时候,她立刻就让她的阿妈学了怎么织毛衣,有了她阿妈带头翻着花织毛衣,那一带的妇女们才知道这是个好东西。
可以说毛线在归化城一带的普及,得记塔娜家一功。
有了这样的功劳,塔娜的灵活会抓住机会,也在大管事心里挂了号,这才第一个想着她。
不过对塔娜而言,来京城并不只是被推荐来,她还想留在京城赁一个住处,然后把她的阿妈接过来,毕竟只有京城这样的地方,才能让她的阿爸胆怯,不敢再打她的阿妈,也不敢把她像买牲口一样随便指出去。
好在有公主作为靠山,她们在京城一切顺利,很快就结识了一个同样刚来京城的热心邻居。
“陈五哥上学啊?”
陈康和犹豫了一瞬,还是放弃了和她们解释去天工院和上学的区别,只是点了点头,“正好要去。”
“今日怎么没见你兄弟?”
他又听到她们好奇。
“表兄在学里坐馆授课,我去天工院,就不一起了。”
第50章 第五十章
陈康和对如今的生活很满意, 原本他是被家里打发来的,一路上还有些不情愿,福建和京城何止千里之遥,再加上他的口音和官话不一样, 他一路上还要跟着家里的管事学官话, 日子很是痛苦。
不过表兄那日一接到他, 当日接风洗尘的时候就说了天工院招笔帖式,他本不以为然,表兄却说要的是会格物的笔帖式, 还是先听课后报名选录,他便觉得去看看也无妨。
等表哥给他安排好住处, 再拉扯着他到天工院外面的时候, 距离张榜已有十日, 只为凑热闹的人群已经散去,只有零星几个人在排队,只稍微等一等他就进入了课堂。
进门一看,环境很简单,甚至连一般的学塾都不如, 座椅都没有摆整齐,看起来只是随意的整治出了这么一间房,站在最前方的是一个高鼻深目的洋人,手里捏着两个小球, 见到新人进来,司空见惯的招呼了一声。
“找地方坐下。”
这就是那个洋人老师?汉话说得还挺清楚,陈康和想, 随便找了个门边的椅子就近坐下。
“要想学习,我们要理解一个概念, 什么是,力……”
洋人一点不耽误的开始讲,陈康和听着概念,只觉得和自己想的格物不一样,但又不想离开,硬着头皮听了下去。
听着听着,他又觉得有点意思,这个力在生活里无处不在,可这力似乎又不太一样。
当他问出这句话时,那洋人眼前一亮,“感谢上帝!总算是遇见能明白的人了!请你一定要来报名!”
陈康和听完这一节课,尚且在犹豫,这固然不是科举的圣人文章,但是和他想象的格物到底是不一样的,是否真的要把精力放在这个被称为物理的格物课程上?
老师看出了他的犹豫,“哦~你看起来家境不是很好,是担心报酬吗?这是一个既学习又工作的位置,听说报酬很丰厚,你的话我想是很有希望的。”
陈康和听懂了这个洋人直白的暗示,实际上作为当地的富商,他的家境岂止不差,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只是刚到京城,他的新衣没来得及做好,故而显得比较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