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贻
作者:乘时
文案:
[春风一场,吹到北方,已是九十年代初。]
自打方笑宜来到这个家,家里的日子就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爸爸方君平有幸逃过了下岗的大潮,妈妈翟晓敏更是享受了股票红利,证券账户资产超过三十万,进了股票营业厅的“大户室”。
“大户室”里的方家、徐家、由家、简家,全都吃穿无忧,却各有各的愁。被时代裹挟着向前走,做出不同的选择,命运殊途。
而这几个家庭的孩子们,有人经历青梅竹马的爱恋,有人忍受亲情撕扯的锉磨,有人愚蠢且放纵,有人良善又无辜。
*
那个春天——是馈赠,也是遗留。
TAG:女性小说 成长逆袭 青春 青梅竹马 年代 群像 我们的生活
女主方笑宜——很有主见的“假性乖乖女”
男主徐家奕——热血真诚的“顽劣二世祖”
==============================
第1章 大户室
1997 年牛年春节刚过,还没出正月十五,松城这个典型的北方城市,依旧被寒冷笼罩,丝毫没有要暖起来的意思。
没有风,干巴巴地冷。人行道上的积雪太多天没人打扫,早就被踩污踩实了,走在上面咯吱响,还能印出混着泥雪的半个鞋印。
翟晓敏就在这连雪带冰的人行道上,夹着挎包,一步一滑,小心翼翼地往前蹭。过年的原因,公交车很少,她等了四十分钟才来一趟车,到新华路下车的时候,人早冻透了。
脚趾在棉鞋里活动了几下,酸麻酸麻的。
新华路作为平日里松城最繁华的街道,鲜少有冷清的时候。可此时,临街一半以上的店铺都关门,行人寥寥,连百货大楼进出的人都很少。远处传来稀稀拉拉的鞭炮声算是大动静了,完全不觉得吵。
这要放在平时,这条路上可是整天放着港台明星那些动感的舞曲,混着汽车鸣笛声和一元店门口大喇叭重复播放的“全场一元”广告,没个消停的时候。
身上这件到脚踝的鸭绒服穿着很沉,翟晓敏又想快点走,不自觉有些喘。呼出来的哈气,在毛线脖套上结了一粒粒小冰碴儿,眼镜也上了霜,雾蒙蒙一层,看不清路。
新华路虽是商业圈,但临街的房子新旧不一,翟晓敏低头往前蹭了一阵,停在一个不起眼的二层小楼前。
戴了手套的手不灵活,笨拙地把脖套掖下来,透过一层水雾的眼镜片,抬头看了看。
到了。
白色的二层砖楼,门前两摊红色的碎屑,应该是早上刚放了两挂小鞭。窗户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哈气,足够厚了,雪水淌了一溜下来,便可以从这窄窄的一条水迹,看到里面。
隔着玻璃也能听到里面吵吵嚷嚷的,透过窗户往里看了一眼,果然,全是人。
翟晓敏赶紧推开门,掀开厚厚的棉门帘,走了进去。
门上装了弹簧,一松劲儿,立马“吱嘎”一声,关上了。门框旁边一块竖着的牌匾,不大,白底黑子,倒是清晰。
松海证券。
一进大厅,喧嚣、吵闹混着热气,扑面而来,翟晓敏眼镜上的霜更厚了。
满满一大厅的人,有一半在翘首等待着什么,卯足了劲儿踮着脚尖,往前台的方向瞅,而前台早已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另一半人纯属看热闹,拎着塑料凳坐下,从裤兜摸出了瓜子花生,边吃边等。
大厅里的电子屏依旧翻滚着红红绿绿的股价,要在平时,下面必定很多人坐在塑料凳上,眯着眼睛使劲儿看。只不过这会儿都顾不上看了,一个个都巴巴等着接下来要发生的大事儿。
两年前凌晨四点排长队抢股票认购券的时候,都没现在热闹。
翟晓敏把眼镜摘下来,在手套上蹭掉雾气,又戴上。环顾了四周,没看见人。
不应该啊,她们三个住得都比她近,早就到了才对。
“晓敏!这儿!”
闻声望去,看见了李霞和周彦两人。李霞其实挺显眼的,穿了件火红火红的长呢子大衣,真的像她名字里的霞光一样亮。但这大厅实在是太多人了,要不是她们喊,翟晓敏还真没找见。
小跑过去加入她们,“咋这么多人啊,都没找到你们。”
“妈呀,听说还没开门就有人排队了,哪像你,这么坐得住。”
一身火红的李霞笑着打趣。
翟晓敏走近了才发现,李霞不光大衣是红的,里面的羊毛衫也红,整个人从上到下,像个火凤凰。她旁边站着的周彦就素气很多了,黑色羽绒服,配了条带点黄色的围巾,一双剪水眸子会说话似的,再加上肤色白,整个人倒也提了精神。
“我在家给俩孩子弄完饭才过来的,是耽误了。”翟晓敏的语气里,不自觉带了丝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