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玲珑启唇,安慰着采莲,说,“一首曲子罢了,哪里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但不得不说,曲子是动人的。
男人慢慢的向着自己走来,那如月光轻轻扫过人心,连他手指之间的竹笛也变得不普通起来,悠扬的笛声,徐徐的而来。
“璟少爷,是好!就是可惜不是罗府的少爷。”
“可不是!我说人有时候就得人命,考考试试的过一辈有什么不是的?”
“要我也不会把女儿嫁给他,他自个儿都输前程未卜,还哪里顾得着家里头?”
听到后头,褚玲珑却听不出这笛声的曲调了。
眼前那高大的人,却更像是风里的烛火,夜夜里点的一盏孤灯。有些人太出色,就显得和他们这群凡夫俗子格格不入。先前江璟琛说自己是孤儿的话,就在褚玲珑的脑海里响了起来。
她这是在想些什么啊!
看着那吹奏的江璟琛,她居然觉得分外可怜?当真是荒唐,这人儿就是个表里不一的混蛋,哪里值得自己多看一眼。
最可怜的还是采莲,那小丫鬟的眼神痴迷的不行。褚玲珑暗暗扶着额头。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她必须得做些什么。
被江璟琛迷晕了眼的,何止采莲一人。还有宴上的宾客,大家都开始打趣的说。
“璟少爷,怕不是对李家小姐有意思吧?”
李碧原先是安稳的坐着,可听到底下人议论,她突然紧张的捏着手里的帕子。
入了夜,这戏台总算是开场了。
趁着大家都去看戏的空荡,李夫子把女儿拉过来盘问一番,问李碧,“碧儿,今日可看中哪一家的公子?”
李碧还沉醉在那曼妙的笛声里。
“爹!我怎么听说璟少爷出身来历不凡?”
“璟哥儿就是个孤儿,被人丢到卖豆腐家门口,哪来什么出生!”
李碧把听到的都复述了一遍。
李夫子当知道江璟琛是个好哥儿,可没想到他的身份居然还有这出:“我早该猜出来的,罗徽身子骨不好没读书,罗府怎么能容得了一个书童在外头显眼?难怪罗府的老夫人一早就把他圈起来。”
可不正是因为这个,一般人家哪里请得动罗府老夫人出面。
李碧大胆猜测:“爹!这台州府里哪有什么好人家?璟少爷的气度一看就是从高门里出来的!”
如果江璟琛真是高门的私生子,那没准还能给女儿谋划个好前程?
再怎么着,也比困在这小小的台州府强!李夫子却不想做这个逼江璟琛就范的坏人,“璟哥儿已经做了璟少爷,那婚事就把握在罗老夫人手里。我们这样的人家,还怎么和罗府比?”
李碧却是不认同这话,“爹对璟少爷那是多年的照顾,说的再实际些,是又当弟子又当儿子。璟少爷如今出息了,难道还看不上我们家了?”
李夫子道:“碧儿不着急,等会儿我去问了你姨婆。她跟在老夫人身边,总能打听到一些真话。”
第十五章
戏台上,锣鼓喧天,演的是民间老百姓最爱的戏本子《狸猫换天子》。
小太监模样的人正抱着襁褓,秉着呼吸,不敢有丝毫的动作。可见是在做贼把太子送出宫去。
却是有一把好嗓子,惹得在座的都拍手叫好。连褚玲珑听了也跟着拍手,她小声问着采莲:“明明是李姑娘的生辰宴,怎么安排这一场戏?”不该是热热闹闹的,唱一出武戏?这《狸猫换太子》的剧情也是够让人心塞的。
可底下那群人,偏还看得如痴如醉,不知道是真好看呐!还是演出来的。
“大抵是李家念着老夫人来,特意安排的这一出。”采莲轻轻的说:“老夫人最喜欢看这种家长里短的。”
“哦,原来是这样。”那褚玲珑也不哪里奇怪了,李婆子是老夫人身边得力的人,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迎合老夫人的喜好。
点起了灯,天已经完全的黑了。
褚玲珑却听得有些不耐烦起来,眨一眨眼睛,示意采莲给她拿些好吃的零嘴打发时光。
戏唱到一半,那李婆子也被人叫走,老夫人的身边就一时半会儿的没人伺候。褚玲珑原想着过去,被采莲一把拉住,她说:“老夫人喜欢一个人静静听戏,少奶奶等会儿上前也不迟。”
褚玲珑听了,点点头:“那我安生的坐着。”
采莲笑道:“即便是少爷在,他也是不乐意凑过去的。指不定,老夫人就出了什么题要考他。”
都说戏如人生,老夫人是不是也在回望着她这不平凡的一生。今夜夫君不在,她真当有几分无趣:“那,也是江先生陪着祖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