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千岁(255)

作者:Econgee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想笑,不过嘴角勾到一半又觉得悲凉。

“还有吗?”他问。

“嗯……”小玉揪了一下衣摆,“又觉得李公子是个顶好顶好的人,旁的都不拿我们阉人当人,但李公子就不会,他还说人不是生来就要为奴为婢的。”说到这里又是一惊,“当然,陛下也是顶好顶好的。”

“还有呢?”他又问。

小玉咬了一下唇,脸又涨红了,声音小了不少。“我觉得李公子,他是一个很喜欢陛下的人。”

晏淮清就彻底不笑了。“你是为何如此说?”

“日夜打磨这个镯子且不说,就是上次那碗面,李公子也是细心弄了很久的。”小玉羞赧垂头,“陛下病了,李公子也是着急的不得了,有时候您睡着了,公子他还会为您揉松眉心,揉捏肩膀呢……总之很多,多得我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完。”

他不说话了,垂眸看着手中银镶玉的镯子,再次后知后觉地发现绢帕上 其实还写了几个字。

【银比金要更衬你。】

是李浔的字迹。

晏淮清用力地眨了眨自己的眼睛,倏地站了起来,随后大步往冬暖阁外头走,惊得小玉愣在了原地。

走到某个屋脊下的时候他猛地抬头,说:“派人去查,查十多年前玉龙关到底发生了什么。”

-

“前朝崇尚金乌,是个什么道理?”

袅袅的白烟从香炉中飘出,带着腻到发晕的气味,打在蘸着朱砂红写满符文的黄符上,密密麻麻的黄符下是一块儿刻着小篆的石碑,石碑正立于堂中。

石碑前一个蒲团,晏悯此刻正如老僧入定般打坐于蒲团之上,可面上的表情却算不上好看。

“通神了这么多年,什么也没有得到,这就是你当初对朕允诺的?”

“陛下莫急。”飘飘的帷幔后面忽而出现了一个身影,声音也十分年轻,甚至带着几分不谙世事的天真在其中。“悟道,讲究的是一个机缘,机缘到了,自然一切都能得到了。”

身影始终未走近,又开始解答道晏悯的第一个问题。

“《山海经》中有言:‘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浮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前朝……”

那人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晏悯给打断了。“朕知前朝蛮子崇尚金乌是崇尚太阳,朕对金乌是何由来并不关心,朕只在乎这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帷帐后的声音顿了一会儿,片刻后才说:“自然是想寻求像太阳一般的神力与长生。”

“哦?”晏悯生出了几分兴趣。“不若朕也试试看好了。”

“陛下英明。”

晏悯哼笑几声,念了几句经文后,又像是想起了什么。“朝中之事你去看,别让那个所谓的晏淮清真的握到了什么权利,若有必要,将他除去,再用那张皮弄个人皮傀儡也是一样的。”

“是。”帷帐后的人微微一躬身,退了出去。

晏悯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眼中皆是阴鸷,慢慢地勾起了一个笑。

“慢慢玩吧。”

作者有话说:

这个金乌其实是很厉害的(就是在我们的文化里) 是他们这些坏家伙就是乱用了,不是这个金乌不好的意思。

第124章 【贰拾壹】箭

京都以西有五个直隶州,甬州、乾州、浏州、汉州,西北有一草原广阔之地,唤之为上阳。横跨了大晏的大河天曲自上阳而发,穿过甬州、乾州、浏州、汉州五地,天曲分流而出的小河又灌溉了无数的地方,哺育了大晏无数的生灵,可称之为大晏的母河。

离京都最近的是甬州,甬州地小人少,但以砚台闻名,自古便有一寸甬砚一寸金的说法,是西边儿难见的富庶之地。他们外界的交流并不多,然而又处于关隘之地,想要深入西北之地,就必须得穿过甬州不可,否则要抢渡春河、绕山而行,这是个赔本的买卖。

李浔带着晏淮清的三千兵马,领着韩元嘉以及对方的两千羽林军左卫亲军,日夜不停地赶了十日,才到甬州地界,再有一日便到甬州城下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行军的队伍后头,跟了一个人。

与韩元嘉打了一声招呼,他绕到了那人的身后,直接将人从树后面拎了出来。

他哼笑一声怒斥道:“哪里来的小毛贼如此胆大妄为?”

语罢,举着希声就做出了往下刺的样子。

“是我,是我,老爷!”那人砰地一声跪下了,直接抱住了他的大腿。“我是念生啊,给你驾马车的车夫的儿子,以前叫做小虎,后来公子给我取了一个新名,叫做念生。”

念生哇地一声哭了出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着。

“我不是你的老爷,你认错人了。”李浔说着,却把希声收了回去。“这里是行军队伍,速速远离。”他其实早就发现了这个蓬头垢面、鬼鬼祟祟的是念生了,只是眼下这个时节,不能认、也没有认的必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