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沙沙见真水道人一行人渐行渐远,便远远的跟在了后边,她本来欲回客栈唤风流前来跟踪这群人,又恐片刻间这群人便走得无影无踪,再难寻觅,便先行跟了上去,她倒要看看这些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真水道人一行人,片刻后即出了村子,渐行渐远。八名壮汉健步如飞,一路快跑,走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却是走向了山区,山间道路崎岖,但真水道人仍是被人抬着,不肯下地走路,仿佛惧怕山间的泥石脏了他的鞋袜一般,好在这抬着竹椅的壮汉显然是训练有素,真水道人也不沉重,八个人抬着毫不费力,山间奔走也是如履平地,竹椅十分平稳。
时已过午,一行人竟然折进了一处悬崖下的谷底,山谷三面环山,只有一处入口。蓝沙沙远远的跟着,恐真水道人察觉,是以并不敢离得太近,好在一行人白色衣服甚是明显,山野之外也无遮掩,倒不至于跟丢。
蓝沙沙随着真水道人一行进了一处山谷后,只见山谷口怪石遍布,树木茂密,但隐隐有兵刃的锋芒闪烁,蓝沙沙料想山谷之中埋伏的白衣教徒,便屏息凝神,小心翼翼的一路潜行。山谷越走越深,内部却渐渐开阔平坦起来,这时,但见一队队的白衣教徒在往来巡逻。想来已接近山谷内,寻常人难以进入,这伙白衣教徒便不再遮掩,放开了巡逻。
山谷内安扎着数十个营帐,加上巡逻教徒往来不绝,旌旗招展,蓝沙沙粗略算来,这山谷内至少有五六百人之多,想来此处是白衣教一处隐秘据点。
不少巡逻的教徒看到了真水道人,便纷纷躬身行礼,蓝沙沙见其中一些教徒的服饰是一朵金花,两三道金线的均有,依照风流所述,一朵金花是香主之职位,依照金线条数来划分品阶高低。
如此算来,这真水道人,在白衣教中,至少是堂主级别了,风流曾说道白衣教有六堂,有金无用的克金堂,还有赤木童子的赤木堂,莫非这真水道人便是六堂之中第三堂,真水堂?
又走了数十步,真水道人见有个胖胖的香主向他行礼,便点头道:“你去吩咐弟兄们埋锅造饭,分批次吃饭吧,大家轮换着,不可放松警惕,再让厨子做几个菜,温一壶酒,送进洞里。”那胖香主应承下来,便去准备了。
八名壮汉将真水道人抬至山谷里一处洞口外,便放了下来,真水道人下了竹椅,大踏步走进洞去,壮汉和小道童便退了下来,抬着空竹椅退向一处营帐。
洞口黝黑,瞧不见洞内情形,洞口有两名白衣教徒在站岗守卫。蓝沙沙俯身在洞口外一处灌木丛里,不敢轻易进去,便这般等了有半个时辰,却也不见真水道人出来。
蓝沙沙等得心中焦急,正欲放弃之际,却见一名白衣教徒拎了食盒走了进来,和两名守卫也不搭话,径直入了山洞,想来这个时辰常有人向山洞内送饭,守卫也不稀奇。
算了时辰,足有一盏茶时分,这人方才拎了食盒走出来,蓝沙沙预料这山洞之内颇有洞天,所以这人进入洞穴后,需好久方才出来。
蓝沙沙信念一动,便悄悄的绕到了洞口一侧,待那送饭之人走出了十余步,捏起来一颗石子,手指发力掷了出去,正中那人小腿,那人脚下一软,便摔倒了下来。
好端端的怎么会忽然跌倒?莫非是脚下绊着了,山谷之中地势不平,倒有可能,心中这般想着,那两名看守洞口的守卫,便移开了目光,远远的去看跌倒的送饭之人。
那人还道有人故意绊倒了他,左右看了一眼,不见有人,便骂骂咧咧的站起身走远了,而蓝沙沙则趁着守卫目光被他吸引之际,身子轻盈得宛如燕子一般,闪进了洞口,消失在昏暗之中。
第164章 大放厥词
山洞昏暗凄冷,每隔数十步的洞壁上便安置着火把和蜡烛,勉强能照亮着脚下崎岖不平的地面。山洞似是天然形成,一片片红褐色的岩石层层叠叠,墙壁上还有不少裂缝,有一些岩石间的缝隙里,还在渗滴着水珠。
蓝沙沙贴着洞壁,缓慢而行,倒一路未曾遇上白衣教徒,走了百余步,只见前面一处十余丈见方的空地,此处头顶上的山石有了一些空缺,便洒下了一丝丝的光亮,加上洞壁上又点了一根根火把,倒是照得亮堂了起来。
空地中央一处平整的石板,被当做了桌子,此刻摆上了一桌子的菜肴,不乏一些山里的野味和野菜。
石桌边摆着几块石头,边上围坐着四人,其中三人蓝沙沙俱是认得的。正对洞口方向的是真水道人,而左右坐着的一男一女两位老者,蓝沙沙也认得,正是数日前在淮水边遇到的丐帮淮南双英,另一人身材高大,头发散乱花白,背对着蓝沙沙,看不清面容,不过看年纪至少也年过半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