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坳的人对于吃藕并不热衷,主要是没吃过,不会做,生怕把这东西浪费了。他们可听说了,这个叫做藕的东西,县城里卖的可不便宜呢,一斤藕快赶上一斤肉的价钱了。
之后便是收苞米,还是雇佣的去年帮着秋收的人家,十月省心不少。
庄稼都收回家了,又开始了鱼丸供应季。
唐开泰也开始为迁坟做准备了。
他专门在县城请了一个看风水的师傅,在李家坳看了一块地,作为阴宅。李家坳周边荒地多,一块用做坟地的荒地,没人在意。唐开泰花了二两银子,里正很痛快的就给了地契,专门到县衙去做了备案。
坟地看好,唐开泰和开元也准备出发了。
这趟顺利的话,也得一个月才能回来。
十月有些担心,两个十几岁的少年,千里扶棺,一路上得遇到多少困难啊。
秀才公兄弟俩要去将母亲的遗骨迁到北地来,这件事在村子里不是秘密。之前和唐开泰一起出去干活的人,都来说要是需要人的话,他们愿意一起去。
唐开泰从这些人中选了四个人,这样他们有六人。唐开泰想了,到时候直接雇两辆车。虽然困难,但是这件事早晚都要做,明年还有明年的事,他不想再等了。
白三爷知道这件事,专门跳了四个身手不错的汉子跟着他们一起,还说他们在洛城那边还有生意,到时候不用雇车,可以到他们家铺子里说一声,让铺子里的掌柜的给安排。
唐开泰本想拒绝,这件事是他们兄弟俩的事,不好这样麻烦白三爷。可是白三爷非常坚持。
“你也不希望接你们母亲回来的路上遇到麻烦吧,这不同于其他的事。听白叔的,为了你们母亲好。”
这是唐开泰无法拒绝的理由,于是十月的生日刚过完,唐开泰就和开元出发了。
唐开泰走后,日子照旧,十月忙着鱼丸的生意。
家里的三个鱼塘养的鱼还不错,最近偶尔撒一网下去,捞上来的鱼有四分之一都是两斤多的。再过一个月,应该可以正式供应她的鱼丸生意了。
今年的鱼丸,说不定可以多卖出不少钱。
有一天晚上,十月准备睡觉的时候,忽然意识到,这一年来,家里的事情好像已经呈现了一种规律性。
一年四季都在忙。她的日子确实在变更好,但是周围的人好像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她和唐开泰两人的确是帮了不少人赚到了一点钱,但是这点钱只是一时的,并不足以养家糊口。
她所做的所有的事,除了学子公寓,其他的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买菜只有夏天和秋天,冬天就没有了。
鱼丸只有冬天,其他时间也没有。
唐开泰造房子,更是很随机,生意并不是持续的。带给别人的帮助也是间歇性的。
她发现,自己好像很容易就对现状满意,进而忘记了最初的高远目标。
她是希望只能够帮助更多的人的。
今年的葡萄酒卖完了之后,她手里至少能剩下一千两银子,这些银子,足够她开始尝试自己想做的事,不怕失败,哪怕赔了,也不影响自己的生活。
钱真的能够给人带来足够的底气。
于是在唐开泰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十月开始规划明年要做那几件大事。
首先,她要在北安县开一个铺子,最近已经在物色好的地方了。
临街的铺子所剩不多,除非高价,否则没有人会卖。
但是十月准备做一个酒的专卖店,不一定非要临街,要低点奢华有内涵,不在主街也没关系。十月觉得县学附近这一带就不错。街面够宽,并排两辆马车都没问题,附近也有几家小铺子,买一些自家做的吃食,或者小杂货之类的。
十月准备买一个大一点的铺子,前面是酒的销售区,后面是品酒区,再后面就是储藏室。
如果今年的葡萄酒卖的顺利,明年肯定要建造酿酒坊的,就在村子里,建议一个大大的酒坊,到时候就招村子里妇女和待嫁的姑娘,让她们也能给自己赚点体己钱。
其实,她自己其实也照看不过来鱼塘,鱼塘在距离在李家坳和黑白河之间,距离不远不近的,来回却耗费时间。十月曾经想着在周边建造一个小型度假区。这个想法,目前来看根本不现实,她觉得这里很美,但是北安县的人并没有那么多的诗情画意,好似也并不喜欢踏春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