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八卦飞天,说什么的都有。
郑家以前是大族,郑父又是厂长,当初看上普通工人家庭的杨文平,大家私底下就各种猜测。
如今不声不响退婚,周围人茶余饭后想的就更多了,传的最广的就是郑厂长看不上杨文平,上个大专混出来连个工作都没捞着,郑家把杨文平蹬了。
这赵寡妇听说后,眼珠子一转就来找杨妈了。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把自己刚结婚死了男人的侄女想说给杨文平。杨妈气的直接关门。
谁知道人家还没说完,扒住门缝,“文庆娘,成不了这个成那个,你家小闺女年龄也到了吧,还没说亲吧,我就知道,你看看我家宝儿,正好比你闺女大两岁,会疼人的很……”
杨妈当即把笤帚垛子扔她脸上了。
扔得好,活该。
杨媛暗自赞一句,抿住嘴就去厨房添水烧锅。杨爸听完也不出声了,脸比杨妈还黑。
“妈,做什么饭啊。”直到杨媛一声喊才打破屋里僵硬,她不会用火,让她烧开水温馍馍还行,要是做饭,不是胡锅就是生,煮锅能吃的饭,都得靠运气。
杨媛也很无奈,谁会烧火啊,这玩意她见都没见过。刚开始战战兢兢生怕露馅,结果知道以前原身也是凭运气做饭后,彻底摆烂,没了顾虑。
第二天,杨兰回娘家,还听杨妈说这事。
当初退亲后,杨家回来五百,就把之前借的钱都还了,顺道跟亲戚们都说了一遍退亲的事。虽然没具体真讲郑余荫跟别人有私情,也说是郑余荫临时悔婚,不愿意。
但杨兰不是外人,真实什么情况杨妈都告诉她了,这事是郑家理亏在先,他们退的婚,传来传去,反倒是杨文平不好了。
还有杨媛,虽然脾气是骄纵些,但长得好,工作好,是她带大的亲亲妹子,什么烂东西也敢打主意。
杨兰一听也是气的不行。
那赵寡妇什么人,十里八乡谁不知道。以前没这么多工厂,他们这也不是市,就是个小县城,丁点大事就能传遍。杨兰可没少听人说。
赵寡妇年轻时过门两年男人就意外死了,婆婆岁数大也管不了她,她自己在家拿着赔偿抚慰金,潇洒的很。
后来老是有人看见,她门前有不清不楚的男同志,还不是一个呢。
要是只这样也就算了,外人顶多说一句“寡妇门前是非多”,说不定心里还可怜她,是故意有人传坏话。
可赵寡妇胆大的很,人家直接怀孕了,在她男人死了半年后,还非说是丈夫的遗腹子,把大家可笑得不行,真是睁着眼说瞎话,当邻居都傻。
再往后情况不好了,也就大家不跟她一般见识,觉得女人家带个孩子也不容易,否则真要是看不得她好的,去举报,准是一报一个准,马上就拉出去批斗,朝她扔破鞋吐唾沫。
杨妈一提,就跟想起臭垃圾似的,十分嫌弃。
杨兰回来也没什么,就是听说杨文平出去了,过来问问,得知一走快十天还没音信,也跟着担心。
“以前文平上学的时候,不是留过一个电话号码?有没有试试,打过去问问?”
早就想到了,还是杨爸专门去邮电局打的电话,“根本打不通,也不是不通,是根本没那个电话。人家说了,这种情况,要不是那头电话线断了,要不就是电话坏了。”反正是联系不了。
如此别无他法,只能等了。
杨兰没待多久就走了,杨妈还留她在家吃晚饭,她摆摆手,担心家里孩子,孟泉一个大男人,怕他弄不好。杨妈就把中午剩的一碗饺子给她带走。
“拿着吧,没包多少。你吃好点,自己身体养的好,孩子也好。”
杨爸杨妈送杨兰到门外,她骑了自行车,车把后座都是杨妈给她拿的东西,临走还是回头问了句,“老三,最近有没有写信回来啊?”
第19章 杨兰的烦恼
杨兰这两天心情不好,就连小磊磊都好像察觉到了一般,变得很是乖巧听话。
满月酒后,她又带了孩子一个月,现在找了孟泉一个远房亲戚钱嫂子,来帮忙看孩子,她不能一直不去上班。
刚送走一波人,杨兰坐柜台后凳子上歇会,盘算着自己手里东西,有什么合适的给杨月送过去。想来想去,他在乡下最缺的还是粮票和钱。
当知青总归是要干活,多好的衣裳也穿不出来,还是得吃好喝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那里劳动量大,营养跟不上,这回可以想办法在换点全国粮票,放五十块钱,再买两罐麦乳精寄过去。最近一直忙着孩子,好久没给月月寄东西了。
正想着,就见段主任下楼来,杨兰起身笑着打招呼,“段主任又下来巡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