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今天这天色瞧着真是不太对劲。
江安国也皱着眉头, 他是种了一辈子地的老把式了, 自然经验足:“今天倒是不一定, 明后天就不好说了。”
项春兰判断:“看来夜里也要抢收了。”
这也是经验, 但凡是天气不好, 大队肯定要组织大家连夜抢收的, 直接干到半夜,回家睡几个小时, 第二天凌晨再接着继续。
她本来早晨就想蒸几个杂粮馒头的,这么一看,干脆道:“咱们早上多蒸点馒头,再烧个羊肉炖萝卜,嗯,干脆再炖个鸡,反正味道都得窜出去,混一起反倒不明显。”
毕竟啊他们这一片都很少有人养羊的,羊肉的味儿又冲,保不齐别人闻见会有些什么联想呢。
项春兰吩咐儿子儿媳:“趁着天还早,老大老二,你们赶紧去山上再捡点柴,老大媳妇帮我做饭,老二媳妇把院子里该收的东西收拾一下,再去自留地拔点萝卜和青菜。”
项春兰这时候倒是庆幸,幸亏前两天插空把自留地的玉米和红薯给收了,不然这要是下雨,那才真是麻烦了。
也是这阵子家里吃得好,吃得好力气就足,这才能下了工还把自留地的活儿也给干了。
村里好多人家这阵子可是连自留地都没怎么拾掇的。
所以说,人是铁饭是钢,这说的真是一点错都没有。
一家人很快各司其职地忙碌起来,江安国也没闲着,他搬了梯子检查了下各个屋的屋顶,又把柴房给收拾了下。
他们这里没有挖地窖的习惯,家家户户都会另搭一个柴房,不止放柴火,也放一些七七八八的杂物,腌制处理起来的羊肉、兔子和鸡也都藏在柴房的陶瓮里。
于盼弟收拾了院子,出门去自留地。
其实婆婆点名让蔡文丽帮着做饭,她心里是有想法的,不过她也知道,她做饭的手艺比不上蔡文丽,再说,她结婚这么久连个孩子都没怀上,在婆婆面前没有蔡文丽得脸,其实也是正常的。
她心里酸溜溜的,但又觉得正常。
说回来,其实家里做饭最好吃的是小姑子,从前没觉得,但最近真是感觉挺明显的,小姑子做饭的那几顿,她都恨不得能多吃一碗。
不过小姑子是不可能总是做饭的,她就是心情好才会进厨房掌个勺。
于盼弟知道,婆婆可没想着让小姑子在家帮忙打理家务,她是打算给小姑子找个工作,再找个好婆家,让她过好日子的。
可找工作哪是那么容易的,就说之前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农技员,这不是也没有一点消息了?
于盼弟深深觉得自家婆婆就是异想天开,脑子拎不清。
也不想想,真有工作机会,怎么也该先紧着儿子吧,给闺女找工作,回头还不是都便宜了外人?
于盼弟在自留地拔了些青菜,她倒是有些意外,他们家这畦青菜长得可真好,旁边几户人家都长得又细又蔫的,他们家的青菜却是绿油油的,还挺粗壮。
听说最近都是小姑子在拾掇青菜,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于盼弟在自留地还遇见了其他过来的拔菜的人。
这天气的变化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不说回头忙起来不一定有功夫出来拔菜,就说万一下雨,到菜地拔菜也不方便呐。
回去路上于盼弟还遇见了江月,江月笑着跟她打招呼:“二嫂,你也来拔菜啊,哎呀,这菜长得可真不错,果然我大哥二哥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
江月能不知道他家自留地其实都是江柏在拾掇吗,她知道,但是当着于盼弟的面,她夸人肯定要把江柳也给带上。
于盼弟也打了个招呼,她对江月印象不错,毕竟比起自家小姑子,江月勤劳能干脾气还好。不过今天家里事情多,倒是不太好在外头耽搁,她正想走人,没想江月又把她叫住了。
江月:“二嫂,听说你前两天回娘家了,家里没出什么事吧?”
于盼弟一愣,随即尴尬道:“没事,我就是惦记着我弟弟,想着秋收也不知道会不会累着,回家瞧瞧。”
其实她是送野鸡回家了。
她家里人看到她送野鸡回去不知道多高兴呢。
但是这件事可不能跟人说,就是娘家那边,她也没敢多说,只说了是江柳运气好逮到的,瞒着家里人就让她给送过来了。
这是江柳教她说的,于盼弟也觉得挺好,她这么说她爹妈不知道多满意呢。
江月沉默了一下,马上又笑着说:“这倒是,秋收这么辛苦,你家就你弟弟一个男娃,可是顶梁柱呢。”
她其实是听说蔡文丽和于盼弟各自都回了趟娘家,觉得这事有点奇怪。
这阵地里忙,大队长一般是不会同意请假的,但是他们家是男人下工后留下来帮着把工时补上了的,这么一来大队长自然也不会说什么。